菲律宾政党名单制度:选票平等与比例代表制

,

菲律宾政党名单制度:选票平等与比例代表制的平衡

G.R. No. 246816, September 15, 2020

众所周知,在菲律宾的政治格局中,政党名单制度旨在确保各行各业的声音都能在国会中被听到。但是,如何公平地分配这些席位,同时又保证每张选票的价值相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最高法院在ANGKLA: ANG PARTIDO NG MGA PILIPINONG MARINO, INC. (ANGKLA), AND SERBISYO SA BAYAN PARTY (SBP) VS. COMMISSION ON ELECTIONS一案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试图在比例代表制和选票平等方面找到平衡。

案件背景

想象一下,在一个拥有多元利益的社会里,如何确保每个群体都能在立法机构中得到代表?这就是菲律宾政党名单制度试图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如何分配席位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和具有代表性,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本案的核心在于对《共和国法令》第7941号(RA 7941)第11条(b)的合宪性质疑,该条款规定,在政党名单制度中,获得超过2%选票的政党有权按其总票数比例获得额外席位。请愿者认为,这种分配额外席位的方式导致了对“2%政党”选票的双重计算,违反了平等保护条款。

法律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案件,我们需要了解菲律宾政党名单制度的一些关键法律概念:

  • 政党名单制度:一种旨在确保少数群体和边缘化群体在立法机构中拥有代表的选举制度。
  • 比例代表制:一种选举制度,旨在确保各政党在立法机构中获得的席位与其获得的选票成比例。
  • 2%门槛:根据RA 7941,政党需要获得的最低选票比例(即2%),才能在政党名单制度中获得席位。
  • 平等保护条款:《菲律宾宪法》中的一项条款,保证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不得受到歧视。

本案中,争议的核心在于RA 7941第11条(b)中的“按其总票数比例”分配额外席位的规定。该条款的具体内容为:

(b) The parties, organizations, and coalitions receiving at least two percent (2%) of the total votes cast for the party-list system shall be entitled to one seat each: Provided, That those garnering more than two percent (2%) of the votes shall be entitled to additional seats in proportion to their total number of votes: Provided, finally, That each party, organization, or coalition shall be entitled to not more than three (3) seats.

此前,最高法院在BANAT v. COMELEC案中曾对该条款进行过解读,确立了一套复杂的席位分配公式,其中涉及两个轮次的计算。本案的请愿者认为,BANAT公式导致了对“2%政党”选票的双重计算,从而违反了平等保护条款。

案件分析

让我们回到本案本身。ANGKLA和SBP等政党认为,COMELEC的双重计算方法是不公平的,因为它给予了那些已经达到2%门槛的政党不应有的优势。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框架,在该框架下,在第二轮席位分配之前,应首先从“2%政党”的总票数中扣除用于保证其首个席位的选票。

最高法院驳回了请愿者的诉求,维持了RA 7941第11条(b)的合宪性。法院认为,该条款并未违反平等保护条款,因为“2%政党”和“非2%政党”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前者拥有更广泛的民意授权。法院还强调,所有选票都只被计算了一次,不存在双重计算的问题。

以下是法院做出裁决的关键理由:

  • 未能在最早的时间提出质疑:法院认为,请愿者未能尽早质疑该条款的合宪性,因为他们此前曾在选举中受益于该条款。
  • 国会的自由裁量权:法院强调,宪法赋予国会制定合格政党分配国会席位的方式的自由裁量权。
  • 不违反平等保护条款:法院认为,给予“2%政党”优势并不违反平等保护条款,因为这种优势是基于其所获得的更广泛的民意授权。

尽管法院做出了上述裁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法官们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一些大法官认为,BANAT公式确实导致了对选票的双重计算,并主张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实践意义

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对菲律宾的政党名单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确认了国会在制定政党名单席位分配规则方面的广泛权力,同时也强调了在行使这种权力时必须遵守宪法原则。对于政党和候选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争取更广泛的选民支持,而不仅仅是依靠最低的2%门槛。

关键经验:

  • 国会拥有制定政党名单规则的权力,但必须遵守宪法。
  • “2%政党”和“非2%政党”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可以作为差异化对待的依据。
  • 选票的“双重计算”如果符合宪法,是可以允许的。

常见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菲律宾的政党名单制度?

答:政党名单制度是一种选举制度,旨在确保少数群体和边缘化群体在立法机构中拥有代表。

问:什么是2%门槛?

答:2%门槛是指政党需要在政党名单制度选举中获得的最低选票比例(即2%),才能获得席位。

问:什么是平等保护条款?

答:平等保护条款是《菲律宾宪法》中的一项条款,保证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不得受到歧视。

问:本案中,最高法院的裁决是什么?

答:最高法院维持了RA 7941第11条(b)的合宪性,认为该条款并未违反平等保护条款,因为“2%政党”和“非2%政党”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

问:本案对未来的选举有何影响?

答:本案确认了国会在制定政党名单席位分配规则方面的广泛权力,同时也强调了在行使这种权力时必须遵守宪法原则。对于政党和候选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争取更广泛的选民支持。

问:本案中,什么是“双重计算”?

答:双重计算是指将同一张选票用于两次不同的计算,从而导致某些选票的权重高于其他选票。在本案中,请愿者认为,BANAT公式导致了对“2%政党”选票的双重计算,因为这些选票既用于保证其首个席位,又用于计算其是否有资格获得额外席位。

ASG Law 专注于 [relevant legal field from document]. 联系我们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nihao@asglawpartners.com 安排咨询。

Comment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