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非法招募:海外求职者必读的法律指南
G.R. No. 110391, February 07, 1997
在菲律宾,海外就业是许多人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的渴望,进行非法招募活动,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菲律宾共和国诉多洛雷斯·德莱昂》案(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 vs. Dolores de Leon)生动地揭示了大规模非法招募的危害,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案判决强调了菲律宾法律对于打击非法招募的决心,并为海外求职者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护。
引言:梦想与陷阱
海外就业,承载着许多菲律宾人的梦想,他们渴望通过辛勤工作,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然而,实现梦想的道路并非坦途,非法招募者如同潜伏的陷阱,伺机而动,利用求职者的迫切心理,编织虚假的承诺,骗取钱财,最终让求职者陷入绝望的深渊。多洛雷斯·德莱昂案正是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被告人德莱昂冒充有能力为他人安排沙特阿拉伯的工作,向多人收取费用,却从未兑现承诺,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菲律宾非法招募的法律定义
为了保护菲律宾公民免受非法招募的侵害,《菲律宾劳动法典》明确界定了“非法招募”的概念。《劳动法典》第38条规定,任何未经许可或授权的招募活动,均属非法招募。这包括任何招揽、登记、签约、运输、利用、雇用或招募工人的行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也包括为就业提供推荐、合同服务、承诺或广告等行为。更重要的是,如果任何人或实体,以收费为目的,向两人或两人以上提供或承诺就业机会,即被视为从事招募和安置活动。
本案中,法院引用了《劳动法典》第38条和第13条(b)的定义,明确指出非法招募行为的核心在于:一是行为人进行了招募活动;二是行为人没有获得劳工和就业部(DOLE)的许可或授权。许可是由劳工部颁发的文件,授权个人或实体经营私营职业介绍所。授权是由劳工部颁发的文件,授权个人或协会作为私营招聘机构从事招聘和安置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法典》还区分了“大规模非法招募”和“集团非法招募”。大规模非法招募是指针对三人或三人以上进行的非法招募活动。集团非法招募是指由三人或三人以上合谋进行的非法招募活动。这两种情况均被视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劳动法典》第39条(a)规定,大规模非法招募可判处终身监禁和10万比索的罚款。
案件回顾:从轻信到绝望
多洛雷斯·德莱昂曾是一名海外劳工,这使得她更容易取得求职者的信任。1992年,她向多名受害者承诺可以帮助他们到沙特阿拉伯工作,并收取了所谓的“手续费”。受害者包括食品服务员、三轮车司机、木匠、面包店看护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为了出国梦,倾尽所有,交付了数千比索的费用,期待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德莱昂的承诺一次次落空,出发日期一再推迟,最终受害者们发现自己被骗了。
受害者之一查琳·塔特隆哈里回忆说,德莱昂声称可以为她安排在沙特阿拉伯担任文员的工作,月薪450美元。查琳信以为真,交出了护照和1000比索。另一位受害者罗丹特·苏尼科为了出国,向德莱昂支付了5400比索。吉列尔莫·兰帕和妻子也向德莱昂支付了2000比索。曼努埃尔·卡布索更是支付了2700比索。约瑟夫·查韦斯支付了高达6500比索的费用。罗伯托·波里奥也向德莱昂支付了2300比索。
然而,所有受害者的等待都变成了失望。德莱昂不仅没有为他们安排工作,反而消失了。受害者们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开始寻求帮助。他们向全季人力资源公司(All Seasons Manpower)查询,得知德莱昂并非该公司员工。最终,在巴朗牙干事(Barangay Chairman)的帮助下,受害者们在马尼拉的一家旅馆找到了德莱昂,并将其逮捕。
在庭审中,德莱昂辩称收款人是她的追求者罗兰多·克莱门特,她只是陪同受害者到全季人力资源公司帮忙找工作。然而,法院并未采纳她的辩解。法院认为,检方提供的证据确凿,多名受害者指证德莱昂收取费用并承诺安排工作,且德莱昂未能出示任何证据证明自己有合法的招募许可。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记录也显示,全季人力资源公司是一家持牌的招聘机构,但德莱昂并非该公司的工作人员。
初审法院认定德莱昂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判处其终身监禁,并处以10万比索的罚款,同时责令其向受害者退赔损失。德莱昂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最高法院最终维持了原判, подтвердив ее виновность вне всяких разумных сомнений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最高法院在判决中引用了之前的案例People v. Benemerito,重申了非法招募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法院强调,本案中,德莱昂的行为完全符合大规模非法招募的构成要件,她向至少三人承诺提供海外工作,收取费用,且没有合法的招募许可。法院还驳斥了德莱昂的辩解,认为其证词缺乏可信度,且未能提供任何证据支持。
最高法院还引用了People v. Naparan, Jr. 案例中的一段话,深刻揭示了非法招募对社会的危害:“近几个月来,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凶杀和性侵等骇人听闻的犯罪上。我们似乎忽略了那些不逊色于杀人犯的罪犯。他们也在剥削无辜和不知情的人。唯一的区别是,他们的受害者是那些梦想出国,摆脱贫困,改善家庭生活的同胞。”这段话语重心长,表达了法院对非法招募犯罪的深恶痛绝,以及保护弱势群体免受侵害的决心。
案件的实际意义与启示
《菲律宾共和国诉多洛雷斯·德莱昂》案的判决,不仅对被告人进行了应有的惩罚,更重要的是,它向社会传递了明确的法律信号:非法招募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打击。本案的判决,对于规范菲律宾的海外劳务市场,保护海外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海外求职者而言,本案的教训是深刻的。在追逐海外梦想的过程中,务必保持警惕,擦亮眼睛,识别非法招募的陷阱。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薪工作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在选择海外工作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选择有资质的招聘机构。在支付任何费用之前,务必核实招聘机构的资质,并索要正规的收据。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切协议都要落实到书面合同上。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给海外求职者的重要启示
- 核实招聘机构资质: 在与任何招聘机构合作之前,务必通过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官方网站或办事处查询其是否具有合法的招募许可。
- 警惕过高承诺: 对于那些承诺高薪、低门槛、快速出国的招聘信息,要格外警惕。
- 索要书面合同和收据: 所有协议都应以书面形式确定,并索要所有费用的正式收据。
- 不轻易支付高额费用: 正规的招聘机构不会收取过高的费用,且费用项目应清晰透明。
- 寻求官方帮助: 如遇疑问或纠纷,及时向POEA或相关政府部门寻求帮助。
关键教训
- 非法招募是犯罪: 菲律宾法律严厉打击非法招募行为,违法者将受到严惩。
- 保护自身权益: 海外求职者应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自身权益,避免落入非法招募的陷阱。
- 选择正规渠道: 通过正规的招聘机构和渠道寻找海外工作,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
- 谨慎对待承诺: 对于不切实际的承诺要保持警惕,避免轻信他人。
常见问题解答 (FAQ)
1. 什么是非法招募?
非法招募是指未经菲律宾劳工和就业部(DOLE)许可或授权,从事任何招募和安置菲律宾工人以获取报酬的行为。
2. 如何识别非法招募者?
非法招募者通常会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如高薪、快速出国、无需经验等。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或者办公地点不正规,并且无法提供合法的招聘许可。
3. 如果我成为了非法招募的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如果您怀疑自己成为了非法招募的受害者,应立即向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或当地警察局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合同、收据、聊天记录等。
4. 合法的招聘机构会收取哪些费用?
合法的招聘机构收取的费用应符合POEA的规定,且费用项目应清晰透明。常见的合法费用包括签证费、机票费、体检费等,但不应包括过高的“安置费”或“中介费”。
5. 如何查询招聘机构是否合法?
您可以通过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官方网站查询招聘机构的许可证信息,或者直接致电POEA热线进行咨询。
6. 大规模非法招募的惩罚是什么?
根据菲律宾法律,大规模非法招募可判处终身监禁和10万比索的罚款。
7. 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找到合法的海外工作?
您可以通过POEA认可的合法招聘机构、政府举办的招聘会、以及一些知名的国际招聘平台寻找海外工作机会。
在ASG Law,我们深谙菲律宾劳动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支持,尤其在海外就业和劳务纠纷领域,我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您在海外求职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或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ASG Law 律师事务所精通相关法律,可以帮助您维护您的权益。立即通过 nihao@asglawpartners.com 联系我们,或访问我们的 联系方式 页面了解更多信息。


Source: Supreme Court E-Library
This page was dynamically generated
by the E-Library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E-Lib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