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确立了证明不动产隐名信托关系的关键:由一人支付购房款但产权登记在另一人名下,前者拥有该不动产的实际权益。最高法院重申,当购房款由一方支付,但产权登记在另一方名下时,推定成立隐名信托关系。实际支付购房款的一方被视为受益人,有权要求受托人(名义产权人)转移产权。这一裁决强调了提供明确证据证明资金来源的重要性,以保护实际购房者的权益。本案亦明确了在声称所有权的情况下,仅仅存在恋爱关系并不能构成资金赠与的充分证据。
付款者受益:隐名信托成立的要素
本案的核心在于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支付财产的购买价格足以确立对以他人名义登记的财产的受益所有权。Aniceto G. Saludo, Jr. (以下简称“被申请人”) 对 Doris Marie S. Lopez(以下简称“申请人”)提起诉讼,要求确权和损害赔偿,并申请临时限制令及/或初步禁令。被申请人声称其为位于 Pasig 市 Barrio Pineda 的两块土地的真正所有者,并要求将上述财产转让给他。同时,被申请人要求申请人支付律师费、诉讼费和诉讼成本。被申请人声称,大约在 1997 年 4 月或 5 月,申请人告知他,她知道有两块土地正在以合理的价格出售。
起初,被申请人对购买上述土地犹豫不决。但是,由于申请人一再保证,他最终确信可以购买该标的物:(a) 其所有权清晰;(b) 在签订销售协议后,产权转让证书 (TCT) 将以被申请人的名义签发;(c) 考虑到房产的位置及其与商业中心的接近程度,提供的售价非常合理,甚至接近于廉价出售。随后,申请人提出以买方的身份出现,因为卖方是她的密友,据称只想与她打交道,以使其财务限制保持在其亲密的朋友之间。然后,被申请人委托申请人购买价款 15,000,000.00 菲律宾比索,并达成协议,申请人将成为销售协议的签字人,但将为被申请人持有信托财产,并随后将其转让给被申请人。
然而,在执行销售后,被申请人注意到申请人开始躲避他,并且没有提供任何关于以他的名义登记销售的更新。当被申请人询问房产的状况时,他发现这些房产已经以申请人的名义登记,如 Pasig 市注册局签发的 TCT 编号 PT-111136 和 PT-111137 所证明的那样,该注册是根据 1999 年 5 月 25 日 Bulalacao Realty Corporation (BRC) 向申请人执行的绝对销售契约进行的。这促使被申请人立即获得该房产的所有权,并对房屋进行了重大翻新,总计 9,000,000.00 菲律宾比索。他还支付了 13 年的房产税。从那时起,他一直实际拥有这些房产。作为房产的居住者,他也是支付房主协会会费的人。
被申请人多次向申请人提出口头和书面要求,要求将该标的物转让给他,但均未奏效。因此,被申请人于 2001 年 7 月 31 日对申请人就该房产提交了一份不利索赔声明,并将其批注在 TCT 上。2006 年 7 月 19 日,被申请人提起了当前的索回和损害赔偿诉讼,认为申请人存在恶意。他声称自己是该标的物的真正所有者,申请人仅为他持有信托。为了支持这一点,他出示了他以申请人名义开出的四张支票,用于支付购买价款。他还重申,从他全额支付房款之时起,直到提起本诉讼,他一直实际拥有所涉房产。
申请人在答辩中声称,她于 1997 年根据附回购权的销售契约从 BRC 购买了该标的物。由于卖方未回购该房产,因此以她的名义为两块土地执行了绝对销售契约,由 TCT 编号 PT-104090 和 TCT 编号 PT-104091 涵盖,日期为 1999 年 5 月 25 日。凭借上述销售,以她的名义签发了 TCT 编号 PT-111136 和 TCT 编号 PT-111137。此后,申请人对建造在其上的房屋进行了重大翻新。申请人声称,被申请人主动提出资助房屋的翻新,因为他们有特殊关系。此后,被申请人及其家人占用了上述房产。然而,当他们的关系破裂时,被申请人偷偷向 Pasig 市注册局提交了对该标的物的不利索赔,谎称自己拥有该房产。
这促使申请人于 2006 年 6 月 9 日向 barangay 提起针对被申请人的“Pagpapaalis sa tinitirahang bahay o Ejectment”诉讼。然而,尽管发出了适当的通知,被申请人仍未参加 barangay 程序。申请人多次要求被申请人腾出所涉房产的努力均告失败。相反,被申请人在下级法院对申请人提起了当前的诉讼。本案中,一审法院和上诉法院均确认了隐名信托关系的存在,最高法院支持了这一认定。最高法院的分析强调了《民法典》第 1448 条和 1456 条的关键作用,这两条规定了当财产由一人出资购买,但以另一人名义登记时,推定存在信托。
在本案中,最高法院确认了上诉法院的判决,理由是被申请人(支付购房款的人)提供了明确和令人满意的证据来证明购买意图。 被申请人能够通过其自身行为表明,他认为相关房产是他自己的独有财产。 首先,他在全额支付购买价款后立即实际占有了相关房产,并一直占有到向下级法院提起诉讼之时。 其次,他花费数百万用于翻新建筑物上的房屋。 最后,他将税务申报表转到他的名下,并忠实地缴纳了房产税。所有这些行动都表明,他从未打算将这些财产仅仅作为礼物给予申请人。
然而,申请人辩称,购买房产的资金是被申请人因他们作为情侣的特殊关系而无偿赠与她的。本案强调了,仅仅声称存在恋爱关系不足以反驳隐名信托关系的推定。正如法院在Spouses Devisfruto v. Greenfell案中指出的,如果购房资金是无偿赠与,那么必须符合《民法典》第 748 条关于捐赠的形式要件。因为超过一定金额的动产捐赠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其有效性。最高法院认为,由于申请人未能证明符合这些形式要件,她关于接受捐赠的主张不成立。此外,确立这种信托关系的举证责任在于主张信托存在的一方,这意味着,除非你能提供明确而令人信服的证据,否则信托不会被推定存在。
Building on this principle, the court reiterated that while implied trusts may be proven by oral evidence, such evidence must be trustworthy and received by the courts with extreme caution, and should not be made to rest on loose, equivocal, or indefinite declarations. 可靠的证据是必要的,因为口头证据很容易捏造。综上所述,法院认为上诉法院的裁决没有错误,维持了原判。
FAQs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被申请人是否充分证明了在他和申请人之间存在默示信托关系,即,当财产由一人支付购买,但以另一人名义登记时,是否应推定存在隐名信托。 |
什么是隐名信托? | 隐名信托是一种法律关系,即一个人对财产拥有衡平法上的所有权,而另一个人拥有该财产的合法所有权,前者有权要求后者履行某些义务并有权行使某些权力。 当财产的购买价格由一方支付,但合法的所有权给予另一方,以使支付者可以对该财产享有受益权时,就会产生一种默示信托。 |
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隐名信托? | 当财产由一人出资购买,但产权登记在另一人名下,目的是使付款人拥有该财产的受益权时,或者由于错误或欺诈获得财产时,会产生隐名信托。 |
要证明隐名信托,需要什么证据? | 证明隐名信托的证据必须明确和令人满意,并且能够清楚地显示信托的存在及其要素,包括由一方支付了购房款,且有意使该财产的受益权归属于支付方。 诸如购买价格的付款证据、对财产的占有以及对财产的改善和税款的支付等行为都可以加强信托存在的证据。 |
仅仅是恋爱关系足以解释购买资金的支付吗? | 不是的。仅仅是恋爱关系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会无偿地向另一个人提供大量资金,并且不能取代证明捐赠符合《民法典》第 748 条规定的形式要件的必要性。 即使曾经有过恋爱关系,未能出示已捐赠的证据也可能导致有关信托的主张。 |
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捐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如果动产捐赠的价值超过 5,000 比索,而捐赠和接受没有采用书面形式,则捐赠无效。这意味着法律不会承认存在捐赠,因此被指控的受赠人不能声称该财产或资金是无偿赠与的。 |
如果财产是以信托方式持有的,受益人有哪些权利? | 受益人有权要求受托人转让房产的所有权,并要求受托人为其利益履行信托义务。他们还可以追回因受托人违反其信托义务而造成的损失,并保护自己对该房产的受益权。 |
如果受托人拒绝承认信托关系怎么办? | 受益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布存在信托关系并命令受托人履行其义务。 这种情况也需要律师协助,以确定适当的法律行动方案。 |
本案强调了不动产交易中透明记录和明确协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涉及家庭成员或亲密关系时。 通过了解隐名信托的原则及其证据要求,个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并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代价高昂的法律纠纷。
如需咨询本裁决在特定情况下之应用,请通过联系方式或发送邮件至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联系 ASG Law。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对于针对您的情况量身定制的具体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来源:多丽丝·玛丽·洛佩兹诉阿尼塞托·G·萨鲁多,小,G.R.No.233775,2021 年 9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