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非法招募

  • 菲律宾大规模非法招募:雇主责任与员工义务

    非法招募中公司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界定

    G.R. No. 168445, November 11, 2005

    想象一下,您是一位怀揣梦想的菲律宾海员,渴望通过海外工作改善生活。您支付了高额费用,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启航的日子。然而,承诺的工作机会从未兑现,您的血汗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本案揭示了菲律宾法律如何处理这种大规模非法招募案件,以及公司和个人在其中的责任。

    本案的核心问题是,在一家持有合法执照的招聘公司中,作为船员经理的个人,是否可能因大规模非法招募而被判有罪。最高法院的判决澄清了即使公司持有执照,参与非法行为的个人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菲律宾非法招募的法律框架

    菲律宾共和国第8042号法案,又称《海外工人及菲律宾人移民法》,对此类案件进行了明确规定。该法案旨在保护菲律宾海外工人免受剥削和虐待。其中,非法招募被定义为未经授权或许可进行的招募活动,包括收取过高手续费、未能安排实际部署以及未能退还相关费用等行为。根据该法案第6条,非法招募包括以下行为:

    Sec. 6. DEFINITIONS. – For purposes of this Act, illegal recruitment shall mean any act of canvassing, enlisting, contracting, transporting, utilizing, hiring, procuring workers and includes referring, contract services, promising or advertising for employment abroad, whether for profit or not, when undertaken by a non-licensee or non-holder of authority contemplated under Article 13(f) of Presidential Decree No. 442, as amended, otherwise known as the Labor Code of the Philippines: Provided, that such non-licensee or non-holder who, in any manner, offers or promises for a fee employment abroad to two or more persons shall be deemed so engaged. It shall likewi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acts, whether committed by any persons, whether a non-licensee, non-holder, licensee or holder of authority.

    (a) To charge or accep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y amount greater than the specified in the schedule of allowable fees prescribed by the Secretary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or to make a worker pay any amount greater than that actually received by him as a loan or advance;

    (l) Failure to actually deploy without valid reason as determined by the Department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and

    (m) Failure to reimburse expenses incurred by the workers in connection with his documentation and processing for purposes of deployment, in cases where the deployment does not actually take place without the worker’s fault.

    如果非法招募涉及三人或以上,则被视为大规模非法招募,构成经济破坏,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即使招聘机构持有合法执照,其员工或管理人员如果参与非法招募行为,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件回顾:人民诉加萨考案

    本案中,弗洛伦西奥·O·加萨考是Great Eastern Shipping Agency Inc.的船员经理。他被指控与他的侄子何塞·加萨考(公司总裁,在逃)合谋,向多名求职者收取现金保证金,承诺提供海外海员工作,但未能兑现承诺。加萨考被指控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

    案件经过以下程序:

    • 2000年8月4日,加萨考和何塞·加萨考被控大规模非法招募。
    • 加萨考否认指控,案件进入审判阶段。
    • 奎松市地区审判法院(RTC)于2001年3月5日判决加萨考在刑事案件No. Q-00-94240中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但在刑事案件No. Q-00-94241中无罪释放。
    • 加萨考被判处终身监禁,并处以50万比索的罚款,并被责令赔偿受害者。
    • 根据最高法院在People v. Mateo案中的判决,该案被移交给上诉法院。
    • 上诉法院于2005年5月18日驳回了加萨考的上诉,维持了原判。

    最高法院维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认为加萨考作为船员经理,直接参与了非法招募活动,并不能以其是公司员工为由免除责任。法院引用了私营申诉人的证词,证实加萨考向他们承诺,只要支付现金保证金,就可以获得海外工作机会,但最终未能兑现承诺。

    法院强调:

    It is well settled that to prove illegal recruitment, it must be shown that appellant gave complainants the distinct impression that he had the power or ability to send complainants abroad for work such that the latter were convinced to part with their money in order to be employed.

    法院还引用了People v. Cabais案,指出即使是公司的雇员,如果积极参与招募过程,也可能与雇主一起承担主要责任。

    案件的实际意义

    本案强调了在海外招募中,公司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即使公司持有合法执照,其员工如果参与非法招募行为,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求职者来说,务必保持警惕,仔细核实招聘机构的资质,不要轻易支付高额费用,并保留所有交易记录。

    关键教训

    • 公司必须确保其员工了解并遵守有关海外招募的法律法规。
    • 员工不能以其是公司雇员为由,逃避因参与非法招募行为而产生的责任。
    • 求职者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必须保持警惕,避免成为非法招募的受害者。

    常见问题解答

    1. 什么是大规模非法招募?

    大规模非法招募是指针对三人或以上进行的非法招募活动,构成经济破坏。

    2. 如果招聘机构持有合法执照,是否意味着其招募行为一定是合法的?

    不一定。即使招聘机构持有合法执照,其员工或管理人员如果参与非法招募行为,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3. 求职者如何避免成为非法招募的受害者?

    求职者应仔细核实招聘机构的资质,不要轻易支付高额费用,并保留所有交易记录。

    4. 如果我已经支付了现金保证金,但未能获得工作机会,我该怎么办?

    您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寻求法律援助,要求退还已支付的费用。

    5. 公司如何确保其招募行为是合法的?

    公司应确保其员工了解并遵守有关海外招募的法律法规,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本案再次提醒我们,在追求海外工作机会时,务必保持警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成为非法招募的受害者。ASG Law 在处理涉及非法招募的案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请随时通过nihao@asglawpartners.com或访问我们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期待与您合作,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获取咨询!

  • 无证招募与诈骗罪的界限:菲律宾最高法院案例分析

    菲律宾最高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非法招募和诈骗的案件,明确了在何种情况下,无证招募工人出国构成犯罪,并可能与诈骗罪并行。法院维持了上诉法院对被告马里奥·阿尔佐纳的定罪,认为他不仅从事了大规模的非法招募活动,还通过虚假承诺和欺骗手段骗取了多名受害者的钱财。此案强调了保护弱势工人免受非法招募者侵害的重要性,并提醒公众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要保持警惕。

    海外务工梦碎:非法招募与诈骗的双重陷阱

    本案源于马里奥·阿尔佐纳及其妻子米兰达被指控非法招募并诈骗多名受害者,承诺为他们提供在韩国的工作机会。阿尔佐纳夫妇向受害者收取了高额的安置费,但未能兑现承诺,导致受害者损失惨重。受害者向警方报案,阿尔佐纳被逮捕并被指控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和多项诈骗罪。审判中,受害者们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被阿尔佐纳夫妇欺骗,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阿尔佐纳则辩称他并不知情,并声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吉普尼司机。

    此案的核心在于确定阿尔佐纳的行为是否构成了非法招募和诈骗罪,以及他是否与妻子合谋欺骗受害者。根据菲律宾《劳动法》的规定,任何未经许可从事招募活动的行为均属非法。而如果这种非法招募行为涉及三名或以上的人员,则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属于严重的经济破坏行为。本案中,控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阿尔佐纳在没有获得必要许可的情况下,向多名受害者承诺提供海外工作机会,并收取了费用。因此,阿尔佐纳的行为完全符合大规模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

    《劳动法》第13条定义如下:

    “(b)‘招募和安置’是指任何游说、招募、签约、运输、利用、雇佣或获取工人的行为,包括推荐、合同服务、承诺或广告本地或海外就业,无论是否盈利:但如果任何人或实体以任何方式提供或承诺有偿雇用两人或以上,则应被视为从事招募和安置。”

    除了非法招募罪外,阿尔佐纳还被指控犯有诈骗罪。菲律宾《修订刑法》第315条规定,通过虚假陈述或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在本案中,控方指控阿尔佐纳夫妇虚假承诺有能力为受害者提供海外工作机会,并以此为诱饵骗取了受害者的钱财。法院认为,阿尔佐纳夫妇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因为他们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受害者误以为他们能够获得海外工作机会,从而交付了钱财。

    《修订刑法》第315条规定:

    “通过使用虚构姓名,或虚假地声称拥有权力、影响力、资格、财产、信用、代理、商业或虚构交易,或通过其他类似的欺骗手段。”

    阿尔佐纳辩称他并不知情,并声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吉普尼司机,没有参与任何招募活动。然而,法院驳回了他的辩解,认为受害者们的证词清晰有力,足以证明他参与了非法招募和诈骗活动。法院还指出,阿尔佐纳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的不在场证明。因此,法院最终认定阿尔佐纳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和多项诈骗罪。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害者们的证词非常重要,地方法院优先考虑了他们的可信度。

    本案对于打击非法招募和诈骗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公众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要保持警惕,并选择合法的中介机构。同时,它也向那些从事非法招募和诈骗活动的人发出了警告,他们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法院在本案中判处阿尔佐纳终身监禁,并处以高额罚款,充分体现了法律对于此类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菲律宾政府也应加强监管,加大对非法招募活动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海外务工人员的权益。

    常见问题解答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被告阿尔佐纳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以及他是否与妻子合谋欺骗受害者。
    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从事招募活动;招募活动涉及三人或以上的人员。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通过虚假陈述或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受害者因此遭受经济损失。
    法院为什么认定阿尔佐纳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 法院认为,受害者们的证词清晰有力,足以证明阿尔佐纳参与了非法招募和诈骗活动。
    本案对于打击非法招募和诈骗活动有什么意义? 本案提醒公众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要保持警惕,并选择合法的中介机构。同时,它也向那些从事非法招募和诈骗活动的人发出了警告。
    阿尔佐纳被判处了什么刑罚? 阿尔佐纳被判处终身监禁,并处以高额罚款。
    菲律宾政府应该如何加强对非法招募活动的打击力度? 菲律宾政府应加强监管,加大对非法招募活动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海外务工人员的权益。
    本案中,阿尔佐纳的妻子米兰达被判刑了吗? 由于米兰达一直处于在逃状态,因此没有被判刑。

    综上所述,菲律宾最高法院在本案中对非法招募和诈骗罪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了保护弱势工人免受非法招募者侵害的重要性,并提醒公众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要保持警惕。这一判决也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对于打击此类犯罪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关于本裁决在特定情况下应用的问题,请通过联系或发送电子邮件至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联系ASG Law。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对于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的具体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资料来源:人民诉阿尔佐纳,G.R No. 132029,2004年7月30日

  • 海外就业陷阱:无照招募与诈骗的双重罪责

    本案确立了一项重要原则:即使没有直接收取费用,只要行为人向他人表示有能力安排海外就业,且未获得相关许可,即构成非法招募。此外,如果行为人以虚假承诺诱使他人交付财物,还可能构成诈骗罪。本判决强调了对求职者权益的保护,警示非法招募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同时也提醒公众在寻求海外就业时要提高警惕,核实招募机构的资质。

    承诺海外黄金梦,揭露非法招募的欺诈面纱

    本案源于三名受害者,他们都怀揣着在日本工作的梦想。他们不幸落入了被告Eduardo Ballesteros及其同伙精心设计的陷阱。被告等人承诺为受害者提供在日本的就业机会,并收取了高额的“安置费”。然而,这些承诺最终都化为泡影,受害者不仅失去了金钱,也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本案的核心问题是: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

    案件的关键在于对“招募”行为的认定。《菲律宾劳工法》第13条(b)款对“招募和安置”进行了定义:

    “(b) ‘招募和安置’是指任何物色、招揽、签约、运输、利用、雇用或获取工人的行为,包括推荐、合同服务、承诺或广告就业,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但如果任何人或实体以任何方式向两人或两人以上提供或承诺有偿就业,则应被视为从事招募和安置。”

    本案中,被告的行为符合上述定义。被告向受害者承诺提供在日本的就业机会,并要求他们支付相关费用。因此,被告的行为属于“招募”行为。接下来,需要确定被告是否具有合法的招募资格。《菲律宾劳工法》第38条明确规定,未经许可或授权的招募活动属于非法招募。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记录显示,被告并未获得合法的招募许可。因此,被告的行为构成非法招募罪。

    更严重的是,由于受害者人数达到三人以上,被告的行为构成了大规模非法招募。大规模非法招募属于涉及经济破坏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此外,本案还涉及诈骗罪的认定。根据《菲律宾修订刑法》第315条第2款(a)项的规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被告通过欺骗手段诈骗他人,以及受害人或第三方遭受了可以金钱估量的损失或损害。本案中,被告虚假承诺可以帮助受害者在日本就业,诱使他们交付了财物。因此,被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法庭最终认定,被告的行为同时构成了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这意味着,即使被告的行为符合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如果其行为还同时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则可以同时被指控并定罪。非法招募罪属于形式犯罪(malum prohibitum),即只要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无论行为人是否具有犯罪意图,都构成犯罪。而诈骗罪属于实质犯罪(malum in se),即只有在行为人具有犯罪意图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被告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被告在没有获得招募许可的情况下,承诺为他人提供海外就业机会并收取费用,是否构成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
    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了招募行为;行为人没有获得合法的招募许可;行为人针对三人或三人以上实施了招募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诈骗他人;受害人或第三方遭受了可以金钱估量的损失或损害。
    大规模非法招募的定义是什么? 大规模非法招募是指针对三人或三人以上实施的非法招募行为。
    本案判决对海外求职者有何启示? 本案判决提醒海外求职者在寻求就业机会时要提高警惕,核实招募机构的资质,避免落入非法招募的陷阱。
    本案判决对非法招募者有何警示作用? 本案判决警示非法招募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切勿以身试法。
    如果我怀疑自己遭遇了非法招募,应该怎么办? 如果怀疑自己遭遇了非法招募,应及时向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或警方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需要如何确认招募机构的资质? 可以通过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官方网站或电话查询招募机构是否具有合法的招募许可。

    本案的判决结果再次强调了法律对于非法招募行为的严厉打击。对于那些试图通过虚假承诺和欺诈手段来牟取利益的人,法律绝不会姑息。希望本案能够成为一个警示,提醒那些潜在的非法招募者悬崖勒马,同时也提醒广大求职者要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For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uling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 please contact ASG Law through contact or via email at 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

    Disclaimer: This analysis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legal advice. For specific legal guidance tailored to your situation, please consult with a qualified attorney.
    Source: Short Title, G.R No., DATE

  • 非法招募与欺诈:合同能力缺失与不当得利

    最高法院维持了对被告人非法招募和欺诈罪的判决。该判决强调,未经适当许可招募工人并以虚假承诺骗取钱财构成犯罪。此案明确了招募者必须持有执照,且不得以虚假陈述诱使他人支付费用,否则将承担刑事责任。该判决保护了寻求海外就业的个人,防止他们成为无良招募者的受害者,并强调了在菲律宾从事招募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标准的重要性。

    海外工作的承诺:被告是否违反了信任?

    本案涉及尼姆法·雷穆洛(Nimfa Remullo)被指控在1993年3月至5月期间在马卡蒂市非法招募人员前往海外工作。雷穆洛女士被控告虚假声称自己有权招募工人到国外就业,并向罗萨里奥·卡达西奥(Rosario Cadacio)、珍妮琳·金萨特(Jenelyn Quinsaat)和霍诺里纳·梅希亚(Honorina Mejia)收取费用,承诺为她们安排海外工作,但她并没有获得劳工和就业部的许可。她还被指控利用虚假承诺,让金萨特支付了15,000比索,随后将这笔钱据为己有。卡达西奥和梅希亚也面临类似的欺诈指控。雷穆洛辩称自己无罪,案件随后进入审判阶段。审判法院判定雷穆洛有罪,并判处其相应的刑罚,包括终身监禁和罚款,以及对受害者的赔偿。

    为了证明被告的罪行,控方提供了几位关键证人的证词。三位私人投诉人珍妮琳·金萨特、罗萨里奥·卡达西奥和霍诺里纳·梅希亚的证词基本一致,她们声称被告承诺为她们提供在马来西亚工厂工作的机会。她们被要求填写申请表,前往哈米拉公司(Jamila and Co.)的办公室,提交护照、照片和NBI许可。被告还向每位申请人收取15,000比索的安置费,并承诺她们很快就可以出国。然而,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许可部门的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 Aquino)的证词证明,被告从未获得从事招募活动的许可。此外,被告的雇主哈米拉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伊芙琳·兰德里托(Evelyn Landrito)否认被告有权代表公司收取款项或招募工人。这些证词共同构建了一幅被告非法招募并诈骗受害者的清晰画面。

    相反,被告人雷穆洛否认招募原告和收取任何钱款。她声称,原告曾在哈米拉办公室寻求她的帮助,要求她帮助她们在国外找到工作,但她没有向她们收取任何费用。雷穆洛还声称,哈米拉公司与一家名为韦内斯电子(Wearness Electronics)的马来西亚公司达成了协议,为该公司招募工人。雷穆洛辩称,原告的安置费不是交给她的,而是交给史蒂文·马赫(Steven Mah)和拉尼·普拉顿(Lani Platon)。为支持其辩护,雷穆洛出示了据称由普拉顿签名的收据复印件。阿马多·潘查(Amado Pancha)为被告辩护作证说,他看到一些人,可能就是原告,向拉尼·普拉顿递交了一个装有钱的信封,然后拉尼·普拉顿将钱放进她的包里。

    法院认为,被告的辩护苍白无力。法院强调,否认是一种内在的弱点,一种自私的否定证据,不能胜过对肯定事项作证的可信证人的证词。辩方未能提供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其说法,即另一人而非被告收取了原告的钱款。关键要素——欺骗,通过被告人的虚假陈述和承诺得到充分证实,她诱使原告相信自己有权将他们送往国外就业。依赖辩方证人进一步削弱了雷穆洛的案件。潘查作证说,原告向普拉顿递交了一个装有钱的信封,但他并没有具体说明他递交信封给了普拉顿是谁。因此,鉴于所有证据,审判法院没有理由推翻其裁决。

    在本案中,雷穆洛女士的行为符合非法招募和欺诈罪的所有要素。根据《劳工法》第13条(b)的规定,她从事了招揽、征聘和招聘工人的行为,且她没有获得进行这种活动的必要执照。非法招募罪成立,因为她针对三人或更多人犯下了这种行为。此外,原告向被告人支付了15,000比索的招聘费,她将钱据为己有,却没有为原告安排海外工作,这证实了诈骗罪。对雷穆洛处以终身监禁以及赔偿每一位私人投诉人15,000比索是合适的,完全符合适用的法律条款。

    常见问题解答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被告是否参与非法招募并犯有欺诈罪,因为她声称能够为海外工作提供机会,而没有获得必要的许可,并且不当侵吞了私人投诉人的钱款。
    非法招募的要素有哪些? 为了让非法招募指控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要素:被告从事了《劳工法》第13条(b)规定的招募活动,且被告缺乏合法从事工人招募和安置的必要许可或授权,并且被告对三名或更多人犯下了此类行为。
    法院如何评估证人的可信度? 法院通常会非常重视初审法院对证人可信度和证词的评估,因为初审法院更有利于亲身观察证人在宣誓作证过程中的举止和表现。只有在初审法院忽略或误解某些事实或情况时,法院才会采取不同的做法,而这些事实或情况在经过考虑后可能会改变案件的结果。
    被告辩称自己是被告罪行中的替罪羊,这个说法有效吗? 法院没有发现这种论点站得住脚。如果没有辩方提供的可信证据,就不能将恶意或不良动机归咎于指控被告为非法招募人的原告。如果没有证据表明控方的主要证人有不当动机,则推定证人没有受到不当动机的影响,因此其证词有权获得充分的信任和信任。
    否认的辩护如何看待非法招募案? 否认的辩护通常被认为是内在的弱点,这是一种自私的否定证据,不能胜过对肯定事项作证的可信证人的证词。法院需要有力的证据才能推翻确凿的事实。
    诈骗罪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诈骗罪的关键要素是:被告通过滥用信任或通过欺骗的方式欺骗了另一个人,并且给受害方或第三方造成了可以金钱估计的损失或损害。
    为什么被告人非法招募罪名成立? 被告人的非法招募罪名成立,因为她从事招募活动,承诺提供海外就业机会,而没有获得 POEA 的适当许可,违反了《菲律宾劳工法》的相关规定。
    本案对寻求海外就业的菲律宾工人有何启示? 本案强调了在寻找海外就业机会时需要保持警惕的重要性,并在与招募机构打交道时需要进行尽职调查。寻求海外就业的工人应确保招募人员已获得授权,并且避免没有充分保证就支付费用,以此来保护自己免受剥削。

    此案突出了菲律宾法律体系在打击非法招募和保护公民免受欺诈计划侵害方面的重要性。该裁决重申,个人不得从事虚假陈述和未经授权的工人招募活动,这对其他人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它还提醒公众在海外求职时保持谨慎,并确保其处理的机构获得政府的适当授权。

    有关本裁决在具体情况下应用的咨询,请通过联系方式或通过电子邮件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与 ASG Law 联系。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如需针对您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的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资料来源:案名简称, G.R No., DATE

  • 谨防海外就业诈骗:非法招募与诈骗罪的双重惩罚

    本案确立了对非法招募人员的双重惩罚,即违反《菲律宾劳工法》和《修订刑法典》规定的诈骗罪。最高法院维持了下级法院对 Mercy Logan y Calderon 的判决,她被判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和三项诈骗罪。此判决强调,非法招募海外劳工不仅构成违反劳工法的行为,如果以欺诈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还构成诈骗罪。对于那些寻求海外就业的人来说,务必通过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 (POEA) 核实招聘机构的资质,以保护自己免受此类诈骗的侵害。

    海外就业梦碎:揭露非法招募的陷阱与惩罚

    本案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人是否可能同时因非法招募和诈骗罪而被判刑? Mercy Logan 被指控非法招募 Rodrigo Acorda、Florante Casia 和 Orlando Velasco 前往日本工作,并在没有获得必要许可的情况下收取费用。她向受害者承诺提供海外工作,并收取了他们所谓的“安置费”,但最终未能兑现承诺。此外,她还开具了无法兑现的支票给其中一位受害者 Rodrigo Acorda。

    根据《菲律宾劳工法》第 39(a) 条的规定,非法招募是指在没有获得劳工和就业部长授权的情况下,从事招募和安置工人的行为。如果该行为涉及三名或三名以上的人员,则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可判处终身监禁并处以十万比索的罚款。而《修订刑法典》第 315 条则规定了诈骗罪,该罪是指通过虚假陈述或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 Mercy Logan 的行为同时构成了非法招募和诈骗罪。首先,她未经授权从事招募活动,并向受害者收取费用,违反了《劳工法》的规定。其次,她通过虚假承诺和欺骗手段,骗取了受害者的钱财,构成了诈骗罪。法院认为,非法招募罪是一种恶意禁止,而诈骗罪是一种本质上的恶意,因此一个人可以同时因这两种罪名而被判刑。

    法院还驳回了 Logan 的辩护,她声称自己只是 Gloria de Leon 的帮手,并不知道 Gloria de Leon 的欺诈行为。法院认为, Logan 的签字出现在收据上,并且她向受害者开具了无法兑现的支票,这些都表明她直接参与了欺诈行为,并且从中获利。证据确凿,足以证明她犯有非法招募和诈骗罪。

    对于诈骗罪的量刑,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判决进行了修改,参考了 People v. Gabres 案的判决,该判决指出,如果诈骗金额超过 22,000 比索,则不应直接考虑该金额,而应将其视为量刑时的加重情节。根据修正后的量刑标准,法院判处 Logan 在每项诈骗罪中不同的刑期。

    此案例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非法招募人员将面临双重惩罚,如果他们以欺诈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他们不仅会因违反《劳工法》而被追究责任,还会因触犯《修订刑法典》中的诈骗罪而被惩罚。这为保护求职者免受非法招募和海外就业诈骗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FAQs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被告是否可能同时因大规模非法招募和诈骗罪而被定罪和判刑。法院认为可以,因为非法招募是一种恶意禁止,而诈骗是一种本质上的恶意,需要不同的证据来证明。
    非法招募的定义是什么? 非法招募是指未经劳工和就业部长授权,从事招募和安置工人的行为,包括以任何方式提供或承诺以收费方式向两人或两人以上提供就业机会。
    大规模非法招募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非法招募行为涉及三名或三名以上的人员,则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
    诈骗罪的要素是什么? 诈骗罪的要素包括:虚假陈述、在欺诈行为之前或同时作出的虚假陈述、受害人依赖于虚假陈述并因此遭受损失。
    本案被告的主要辩护是什么? 被告声称自己只是 Gloria de Leon 的帮手,并不知道 Gloria de Leon 的欺诈行为。
    法院为何驳回被告的辩护? 法院驳回了被告的辩护,因为被告的签字出现在收据上,并且她向受害者开具了无法兑现的支票,这些都表明她直接参与了欺诈行为。
    People v. Gabres 案在本案中的作用是什么? People v. Gabres 案为诈骗罪的量刑提供了指导,指出如果诈骗金额超过 22,000 比索,则不应直接考虑该金额,而应将其视为量刑时的加重情节。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非法招募? 在与任何招聘机构打交道之前,务必通过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 (POEA) 核实其资质,以确保其具有合法招募海外劳工的资格。
    本案的判决对未来有何影响? 此案例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即非法招募人员将面临双重惩罚,如果他们以欺诈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这为保护求职者免受非法招募和海外就业诈骗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总之,本案强调了海外就业的潜在风险,以及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求职的重要性。双重惩罚原则旨在震慑非法招募者,并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保护。

    关于此裁决在特定情况下之应用如有疑问,请通过 contact 或通过电子邮件 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 联系 ASG Law。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 如需针对您的情况量身定制的特定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来源: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 VS. MERCY LOGAN Y CALDERON, G.R. Nos. 135030-33, 2001年7月20日

  • 非法招募与诈骗:求职者权益保护

    最高法院的这项裁决强调,个人不能利用承诺海外就业来欺骗求职者,即使没有官方收据,证人证词也足以证明欺诈行为。此案凸显了确保劳务招聘过程公平透明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针对弱势群体时,并重申了法律对受害者提供的保护。

    招募的承诺与金钱的流失:海外工作的幻灭

    菲律宾最高法院审理了“菲律宾人民诉卢斯·冈萨雷斯-弗洛雷斯”一案,被告卢斯·冈萨雷斯-弗洛雷斯被控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和三项针对菲利克斯贝托·莱昂松,小罗纳德·弗雷德里佐和拉里·蒂博的诈骗罪。这些指控源于被告承诺为三名申诉人在国外提供海员工作,并向他们收取了费用,但并未履行承诺。此案的核心法律问题是,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和诈骗,以及即使没有书面收据,证词是否足以证明这些罪行。

    事实显示,冈萨雷斯-弗洛雷斯向申诉人承诺在迈阿密,佛罗里达州,美国担任海员职位,并保证能够解决他们缺乏技能的问题,但前提是他们要支付费用。基于这些虚假陈述,申诉人向被告支付了费用,但从未得到承诺的工作。申诉人作证说,他们根据被告的承诺支付了款项,即使没有收到收据,他们也相信被告会负责任。 菲利克斯贝托·莱昂松支付了45,000菲律宾比索,罗纳德·弗雷德里佐支付了45,000菲律宾比索,拉里·蒂博支付了38,000菲律宾比索。

    审判法院裁定被告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和诈骗罪,并判处相应的刑罚。法院认为,检方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从事了非法招募活动,并以虚假陈述诱使申诉人支付款项。在非法招募案件中,主要因素是(1)被告从事了《劳动法》第13条(b)款规定的招募和安置工人的行为,或从事了第34条规定的任何禁止活动;(2)被告未遵守劳动和就业部长发布的指导方针,特别是在获得招募和部署工人(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国外)的许可证或授权方面;以及(3)被告对三个人或更多的人(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实施了非法行为。由于被告在菲劳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没有许可证或授权从事任何招募活动,所有以上要件均已满足。

    被告辩称,她自己也是非法招募的受害者,并且她只是告诉申诉人有关海外工作机会的信息。然而,法院驳回了被告的论点,指出根据《劳动法》第13条(b)款,“招募和安置”是指任何拉拢、招募、签约、运输、利用、雇用或获取工人的行为,包括推荐、合同服务、承诺或广告招聘(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劳动法》第13条(b)款定义

    “任何以任何方式为两人或两人以上提供有偿工作或承诺有偿工作的人或实体,应被视为从事招聘和安置。”

    本案中,检方的证据表明,被告主动联系申诉人,承诺为他们提供海外工作。因此,被告有罪。

    法院进一步指出,即使申诉人未能出示收据来证明向被告支付的款项,这并不妨碍对被告的定罪。只要检方能够通过可信的证词和宣誓书证明被告参与了被禁止的招募活动,就可以完全证明对该罪行的定罪是合理的。重要的是,审判法院对申诉人证词的评价应得到最高尊重,因为它能够更好地评估他们的可信度。 由于被告的行为符合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315条第2款定义的诈骗罪,被告也被判犯有诈骗罪。

    最终,最高法院维持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即冈萨雷斯-弗洛雷斯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和针对申诉人莱昂松、弗雷德里佐和蒂博的诈骗罪。此案突出了证人证词在证实欺诈计划中的重要性,即使缺少文件证据,受害者的陈述仍然可以在确保正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此案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关键问题是,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和诈骗,以及即使没有收据,证词是否足以支持这些指控。
    什么是非法招募? 根据菲律宾法律,非法招募是指在没有必要的许可证或授权的情况下从事招聘和安置工人的行为。如果对三个人或更多的人犯下罪行,则可视为大规模犯罪。
    什么是诈骗,它与本案有何关系? 诈骗是指通过虚假借口或欺诈行为欺骗他人,导致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在本案中,被告承诺为受害人提供海外就业机会,却骗取了他们的钱,构成诈骗罪。
    法院为何采信原告的证词,即使他们没有出示收据? 法院强调,即使没有收据,证人证词也可能具有可信度。法院相信,受害者的证词一致、直接且可信,足以证明被告实施了犯罪。
    被告辩称她自己也是受害者,这种说法有影响吗? 没有。法院驳回了被告的说法,因为证据表明被告积极参与招募申诉人,并承诺为他们提供海外就业,从而破坏了她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辩护理由。
    在本案中,同谋扮演了什么角色? 法院发现,被告与其他个人(如多明戈和巴洛兰)共谋招募申诉人到国外工作。每个人在阴谋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例如向豪华班轮的代表,向那些收集了申诉付款的人推销船员招聘。
    法院在本案中如何裁定损害赔偿问题? 即使没有出示收据来证明申诉人支付给被告的金额,法院仍然裁定赔偿实际损失,因为他们通过各自的证词和宣誓书证明被告参与了招聘过程,并成功说服他们将钱交给被告。此外,由于事实证明有事实依据,因此还支持精神损害赔偿金。
    本案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最高法院维持了审判法院的判决,认定被告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和针对申诉人莱昂松,弗雷德里佐和蒂博的诈骗罪,判处相应刑罚。

    这项裁决重申了法律对那些被承诺海外就业却遭到欺诈的弱势群体提供的保护。它强调了劳务招聘过程的公平和透明的重要性。对于这一裁决如何在特定情况下适用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或通过电子邮件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与ASG Law联系。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如需针对您的情况量身定制的具体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来源:People vs. Gonzales-Flores, G.R. Nos. 138535-38, 2001年4月19日

  • 非法招募与诈骗:未获许可的招募行为的法律后果

    最高法院在此案中裁定,个人未经授权进行海外招募,并以虚假承诺骗取求职者钱财,构成非法招募和诈骗罪。这一裁决强调了保护求职者免受不法招募行为侵害的重要性,明确了未经许可从事招募活动的法律责任。对于那些寻求海外工作机会的人来说,务必核实招募机构的资质,谨防上当受骗。本案清晰地表明,法律将严惩那些利用他人求职心切进行欺诈的行为,维护劳动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希望落空:无证招募海外劳工的诈骗案

    本案涉及一名被告人蔡某,她被指控未经许可非法招募劳工前往海外,并骗取他们的钱财。受害者们向蔡某支付了费用,期望获得在台湾的工作机会,但最终未能如愿,钱财也无法追回。案件的核心问题是,蔡某在没有获得合法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招募活动,并且她的行为是否构成了诈骗罪。

    案件的事实经过是,蔡某收到了一家台湾电子公司发来的传真,要求她联系两位指定人员,告知他们台湾需要他们。蔡某联系了这两人,并告知他们支付一定的费用后,她可以安排他们前往台湾工作。随后,蔡某以各种理由向多名求职者收取了所谓的“安置费”,承诺帮助他们办理赴台工作的手续,但实际上她并没有获得合法的招募许可,最终也没有安排任何人成功就业,而是卷款潜逃。

    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出具的证明显示,蔡某并未获得海外招募许可。根据菲律宾的《劳工法》,任何未经授权从事招募活动的行为均属违法。非法招募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未经许可或授权;行为人从事招募活动,例如招揽、招募、介绍、运输或安置工人;这些活动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蔡某的行为完全符合上述构成要件,因此构成了非法招募罪。此外,她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钱财,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了诈骗罪。

    被告蔡某辩称,她后来获得了招募许可,应该对之前的招募行为具有追溯效力。但法院驳回了这一辩解,认为即使她后来获得了许可,也不能使其之前的非法行为合法化。根据规定,许可的有效期从颁发之日起计算,不具有追溯效力。重要的是,即使获得了许可,持有人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否则许可可能会被取消或撤销。

    关于蔡某声称的“强制程序权被剥夺”,法院也认为该主张缺乏依据。根据宪法,被告有权获得强制程序,以获取对其有利的证据。然而,要行使这一权利,必须证明所寻求的证据确实具有相关性,并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在本案中,蔡某未能证明POEA的记录会对案件的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法院拒绝了她的动议。

    最高法院最终维持了原判,认定蔡某犯有非法招募和诈骗罪。法院强调,保护求职者免受非法招募行为侵害至关重要,任何人都不能利用他人的求职愿望进行欺诈活动。法院的判决旨在震慑那些企图通过非法招募牟取暴利的人,维护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FAQs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被告人未经授权招募海外劳工并骗取钱财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招募和诈骗罪。
    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未经许可或授权;行为人从事招募活动;这些活动以获取报酬为目的。
    本案被告人是否获得了合法的招募许可? 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出具的证明显示,被告人并未获得海外招募许可。
    被告人辩称她后来获得了招募许可,这是否能使其之前的行为合法化? 法院驳回了这一辩解,认为即使被告人后来获得了许可,也不能使其之前的非法行为合法化。
    什么是“强制程序权”? “强制程序权”是指被告有权获得强制程序,以获取对其有利的证据。
    在本案中,被告人是否被剥夺了“强制程序权”? 法院认为,被告人未能证明她被剥夺了“强制程序权”,因为她未能证明所寻求的证据会对案件的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法院最终的判决是什么? 最高法院最终维持了原判,认定被告人犯有非法招募和诈骗罪。
    本案对求职者有何启示? 本案提醒求职者,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务必核实招募机构的资质,谨防上当受骗。

    本案明确了非法招募的法律后果,强调了保护求职者权益的重要性。法院的判决对于打击非法招募活动,维护劳动市场的公平秩序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类似案件,法院将坚持依法裁判,严惩不法分子,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For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uling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 please contact ASG Law through contact or via email at 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

    Disclaimer: This analysis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legal advice. For specific legal guidance tailored to your situation, please consult with a qualified attorney.
    Source: 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 VS. ALICIA A. CHUA, G.R. No. 128280, April 04, 2001

  • 菲律宾最高法院案例分析:参与诈骗计划的责任——即使并非主要策划者

    参与诈骗计划的责任:菲律宾最高法院确立共谋原则

    G.R. NO. 128513, December 27, 2000

    引言

    在菲律宾,诈骗(Estafa)犯罪对个人和企业都构成重大威胁。非法招募是常见的一种诈骗形式,许多求职者因此蒙受经济损失。在Emma Offemaria Marcelo诉上诉法院和菲律宾人民一案中,最高法院阐明了在诈骗案件中,即使并非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仅仅参与共谋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本案深入探讨了共谋原则,并为公众和企业在防范诈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案件背景

    本案的受害者Clarita Mosquera希望通过中介前往美国担任保姆以获得更高收入。被告人Angelica Offemaria及其同伙(包括本案的 petitioner Emma Marcelo)向 Mosquera 承诺可以帮助她实现这一目标,但前提是 Mosquera 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Mosquera 信以为真,多次向被告人支付了总计 27,925 比索的款项。然而,Mosquera 最终既没有获得赴美工作机会,也没有拿回她的钱款。经调查,Angelica Offemaria 的招募行为是非法的,她并没有获得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授权。Mosquera 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 Angelica Offemaria 和 Emma Marcelo 等人犯有诈骗罪。

    法律背景: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 315 条第 2 款 (a) 项和共谋原则

    本案的核心法律依据是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 315 条第 2 款 (a) 项,该条款规定了以欺诈手段实施诈骗罪的行为。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两个要素:(a)被告人通过滥用信任或欺骗手段欺骗他人;(b)受害人因此遭受了可以金钱估量的损害。在本案中,检察官指控被告人通过虚假陈述,谎称可以为 Mosquera 提供赴美保姆的工作机会,从而骗取了 Mosquera 的钱财。此外,本案还涉及菲律宾刑法中的共谋原则。根据共谋原则,当两人或多人合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在实施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时,所有参与共谋的人都将对整个犯罪行为承担责任,即使他们并非亲自实施每一个犯罪环节。

    菲律宾《修订刑法典》关于诈骗罪的处罚规定较为复杂,与诈骗金额直接相关。根据法典,如果诈骗金额超过 22,000 比索,则应处以 “prision correccional 刑期最长段至 prision mayor 刑期最短段” 的刑罚。如果金额超过 22,000 比索,则在最长刑期基础上,每增加 10,000 比索,刑期增加一年,但总刑期不得超过 20 年。本案中,诈骗金额为 27,925 比索,超过了 22,000 比索的界限。

    案件审理过程

    本案经历了地区审判法院(RTC)、上诉法院(CA)和最高法院(SC)的审理。

    1. 地区审判法院(RTC):马尼拉地区审判法院认定 Emma Marcelo 和另一名被告人 Nemia Magalit Diu 犯有诈骗罪,判处她们监禁,并连带赔偿受害者 Mosquera 的损失。
    2. 上诉法院(CA):Marcelo 不服地区审判法院的判决,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法院维持了地区审判法院的判决,认为 Marcelo 的行为构成共谋诈骗。
    3. 最高法院(SC):Marcelo 再次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最高法院推翻上诉法院的判决。Marcelo 的主要辩护理由是,她只是陪同 Mosquera 前往其母亲 Angelica Offemaria 的办公室,她的“仅仅在场”不足以证明她参与了共谋诈骗。

    最高法院驳回了 Marcelo 的上诉,维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最高法院认为,虽然 Marcelo 声称自己只是“在场”,但证据表明她积极参与了诈骗计划。法院指出,是 Marcelo 将 Mosquera 介绍给其母亲 Angelica Offemaria,并参与了收取 Mosquera 钱款的过程。Marcelo 的行为并非简单的“在场”,而是积极的协助和配合,足以认定她与 Angelica Offemaria 存在共谋关系。最高法院引用了以下关键理由:

    “被告人-上诉人辩称,她的直接参与犯罪行为尚未确立,但这一说法与原告证人的证词相矛盾,原告证人证词表明,正是被告人-上诉人将原告人介绍给了她的母亲和共同被告人 Angelica C.J. Offemaria。这就是她在犯罪中的直接参与。当 Angelica C.J. Offemaria 声称他们需要两名赴美保姆,并且上诉人要求她们每人预付 5,000 比索的定金时,上诉人与她的母亲都在场;但实际上,她们总共支付了 27,925 比索。上诉人再次出现在 Phil-Am Life 大厦,当时原告人支付了另一笔款项,然后被告知‘等待好消息’,这进一步表明她参与了虚假的陈述,即他们可以送原告人出国担任保姆。即使没有参与犯罪执行的每一个细节,被告人的罪责仍然存在。”

    最高法院还认为,原告 Mosquera 及其证人没有理由诬陷 Marcelo。法院指出,如果 Mosquera 要捏造事实,她完全可以将责任推给 Angelica 的同伙 Bituin dela Torre,但 Mosquera 并没有这样做,这表明 Mosquera 的证词是真实可信的。此外,Marcelo 未能提供证据反驳检方的指控,也没有传唤其母亲 Angelica Offemaria 或其他同案被告人出庭作证。法院认为,Marcelo 的这种行为构成不利的推定,即她没有传唤这些证人是因为他们的证词对她不利。

    判决结果

    最高法院最终维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认定 Emma Offemaria Marcelo 犯有诈骗罪,并维持了上诉法院对其刑期的修改,即判处其“一年八个月零二十一日的 prision correccional 最短刑期至六年八个月零二十一日的 prision mayor 最短刑期”的 不确定刑。最高法院还责令 Marcelo 与同案被告人 Nemia Magalit Diu 连带赔偿受害者 Mosquera 27,925 比索的损失。

    实践意义

    Marcelo 诉上诉法院案对菲律宾的诈骗犯罪审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案明确了以下几点:

    • 共谋责任:即使并非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仅仅参与共谋也可能构成诈骗罪。在诈骗案件中,“在场”并不一定意味着无罪,如果“在场”的行为与犯罪行为存在关联性,并且能够证明存在共谋,则“在场者”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 证据认定:法院在认定共谋时,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包括被告人的行为、言语、以及与其他共谋者的关系等。受害人证词的可信度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 防范诈骗:公众在面对招募、投资等机会时,应保持警惕,仔细核实对方的资质和信誉,避免轻信虚假承诺。切勿轻易支付各种名目的费用,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关键教训

    1. 警惕“天上掉馅饼”:高薪、轻松的工作机会往往是诈骗陷阱。
    2. 核实招募机构资质:在菲律宾,海外就业招募机构必须获得 POEA 的许可。求职者应通过 POEA 官方网站或其他渠道核实招募机构的合法性。
    3. 不要轻易支付费用:合法的招募机构不会在求职者获得工作机会之前收取高额费用。
    4. 保留证据:与招募机构的沟通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在维权时非常重要。
    5.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怀疑自己遭遇诈骗,应及时向警方报案,并寻求律师的法律帮助。

    常见问题解答

    1. 什么是菲律宾刑法中的诈骗罪(Estafa)?
      诈骗罪是指通过欺骗手段,使他人遭受经济损失的犯罪行为。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 315 条详细列举了各种诈骗行为,包括虚假陈述、滥用信任等。
    2. 什么是共谋?在诈骗案件中,共谋意味着什么?
      共谋是指两人或多人合意实施犯罪行为。在诈骗案件中,如果多人共谋实施诈骗,即使并非每个人都直接接触受害者或收取钱款,所有共谋者都将对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3. 如果我被非法招募机构诈骗了,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立即停止支付任何费用,并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包括沟通记录、付款凭证等。然后,向当地警察局报案,并向 POEA 举报非法招募机构。如有需要,可以寻求律师的法律帮助,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追回损失。
    4. 如何避免成为非法招募诈骗的受害者?
      提高警惕,不轻信高薪、轻松的工作机会。通过 POEA 官方渠道核实招募机构的合法性。不要轻易支付各种名目的费用。与招募机构沟通时,保留书面记录。
    5. 仅仅“在场”是否构成共谋诈骗?
      仅仅“在场”不足以构成共谋诈骗。但是,如果“在场”的行为与其他证据相结合,能够证明“在场者”积极参与了诈骗计划,例如,介绍受害者给主谋、协助收取钱款等,则“在场者”也可能被认定为共谋者,承担刑事责任。
    6. 诈骗罪的刑罚是什么?
      诈骗罪的刑罚与诈骗金额有关。《修订刑法典》根据诈骗金额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刑罚。诈骗金额越大,刑罚越重。本案中,诈骗金额超过 22,000 比索,被告人被判处不确定刑,最低刑期为一年八个月零二十一日,最高刑期为六年八个月零二十一日。

    需要法律咨询? ASG Law 律师事务所是菲律宾领先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在处理各类诈骗案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您或您的企业需要法律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 我们的律师团队精通中文,随时准备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联系我们:nihao@asglawpartners.com | 联系方式



    Source: Supreme Court E-Library
    This page was dynamically generated
    by the E-Library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E-LibCMS)

  • 菲律宾非法招募和诈骗:承诺海外就业的陷阱

    谨防承诺:海外就业招募诈骗的法律后果

    G.R. No. 131922, 2000年11月15日

    引言

    “承诺是用来打破的”,这句老话虽然陈词滥调,但在菲律宾,一个无法兑现的海外就业承诺可能会让人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在人民诉拉德拉案中,被告人未能实现其向私人投诉人提供的海外“美好前景”的承诺,最终身陷囹圄,被判处终身监禁。本案警示公众,在寻求海外就业机会时,务必保持警惕,避免落入非法招募和诈骗的陷阱。

    案件的核心问题在于被告人费莉·拉德拉(Fely Ladera),又名菲洛梅娜·拉德拉(Filomena Ladera),是否犯下了大规模非法招募和诈骗罪。控方指控拉德拉在奎松市非法招募了三名受害者,承诺他们在海外提供就业机会,并从他们手中骗取了钱财。拉德拉否认了这些指控,案件随后进入审判阶段。

    法律背景:非法招募和诈骗

    在菲律宾,海外就业为许多人提供了改善经济状况的希望。然而,这一领域也充斥着不法分子,他们利用求职者的渴望进行非法招募和诈骗活动。为了保护菲律宾公民免受剥削,菲律宾劳动法和刑法都对非法招募和诈骗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惩罚。

    非法招募根据菲律宾《劳动法》第 13 条 (b) 款的定义,是指“任何拉拢、招募、签约、运输、利用、雇用或招揽工人的行为,包括推荐、联络服务、承诺或广告宣传在本地或海外就业,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但前提是,以任何方式为两人或两人以上提供或承诺有偿就业的任何人或实体,均应被视为从事招募和安置活动。”

    《劳动法》第 38 条 (b) 款进一步规定,未经许可或授权的个人或实体进行的任何招募活动均为非法招募。如果非法招募行为涉及三人或三人以上,则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属于经济破坏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本案中适用的《劳动法》第 38 条和第 39 条规定:

    “第 38 条。非法招募。(a) 非被许可人或非授权持有人进行的任何招募活动,包括本法第 34 条所列的违禁活动,均应视为非法,并应根据本法第 39 条予以处罚。劳动和就业部或任何执法人员均可根据本条提起申诉。

    (b) …非法招募如果针对三人或三人以上个人或群体实施,则应视为大规模非法招募。

    第 39 条。处罚。(a) 如果非法招募构成此处定义的经济破坏行为,则处以终身监禁和 10 万比索罚款。…”

    诈骗罪,在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 315 条中定义,是指“任何人以本文以下提及的任何手段欺骗他人,应处以下列惩罚:” 其中包括“通过使用虚构姓名,或虚假地声称拥有权力、影响力、资格、财产、信用、代理权、业务或虚构交易,或通过其他类似的欺骗手段”进行的诈骗行为。

    本案中,控方指控拉德拉利用虚假的承诺和陈述,诱使受害者相信她有能力安排他们在海外就业,并以此为借口骗取钱财。这种行为符合《修订刑法典》中诈骗罪的定义。

    案件经过:承诺破灭

    根据法庭记录,受害者罗达利诺·卡里尼奥(Rodalino Cariño)、维奥莱托·拉莫斯(Violeto Ramos)和杰纳罗·利布伊特(Genaro Libuit)均指证,被告人拉德拉向他们承诺在新加坡提供高薪的船员工作。拉德拉声称可以帮助他们办理出国手续,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安置费和机票款。三名受害者分别向拉德拉支付了 25,000 比索至 29,500 比索不等的金额。

    受害者证词显示,拉德拉积极参与了招募过程,她向受害者介绍了所谓的海外雇主代表玛丽贝斯·巴尼奎德(Maribeth Baniquid),并亲自陪同他们前往机场。然而,当受害者抵达新加坡后,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要么没有得到承诺的工作岗位,要么工资远低于预期,要么工作条件恶劣。更糟糕的是,拉莫斯和卡里尼奥在船上还遭受了虐待。

    正如最高法院在判决中强调的那样:“事实上,被告人拉德拉从事了涉及三人的招募活动。她向私人投诉人拉莫斯、利布伊特和卡里尼奥承诺在新加坡担任海员,并提供丰厚的报酬。被告人拉德拉与玛丽贝斯·巴尼奎德一起,为投诉人前往新加坡提供了便利,并收取了费用:卡里尼奥 25,000 比索,拉莫斯 28,000 比索,利布伊特 29,500 比索。正如法庭提交的 POEA 认证所显示,以及被告人拉德拉本人承认的那样,拉德拉没有获得合法从事工人招募和安置的许可或授权。”

    拉德拉在法庭上辩称,她只是将受害者介绍给巴尼奎德,并没有参与招募活动,收款行为也只是代收代付。然而,法院并未采纳她的辩解。法院认为,受害者的证词和拉德拉签署或作为证人的收据都充分证明了她参与了招募活动。此外,法院指出,受害者与拉德拉是邻居,没有理由捏造事实陷害她。

    法庭判决:罪名成立

    奎松市地区审判法院认定拉德拉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和三项诈骗罪,并判处她终身监禁和罚款 10 万比索,同时责令她向受害者赔偿经济损失。拉德拉不服判决,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但最高法院维持了原判,仅对诈骗罪的刑期进行了调整。

    最高法院认为,拉德拉的行为完全符合非法招募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她未经许可从事招募活动,并以虚假承诺骗取受害者的钱财。虽然拉德拉辩称她部分退还了受害者的钱款,但这并不影响她诈骗罪的成立。最高法院援引先例指出,“妥协或合同更新不影响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因为这是一种公共犯罪,即使对受害方造成的损害已得到充分赔偿,政府也必须主动起诉和惩罚。”

    实践意义:求职者如何避免招募诈骗

    拉德拉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求职者在寻求海外就业机会时务必提高警惕,防范非法招募和诈骗行为。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关键教训:

    • 核实招募机构的资质: 在与任何招募机构合作之前,务必向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 (POEA) 核实其是否持有有效的招募许可证。
    • 警惕过高的承诺: 如果招募人员承诺过高的薪资或福利待遇,务必保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过分美好的承诺往往是陷阱。
    • 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所有的协议和承诺都应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 保留付款凭证: 每次付款都应索取正式收据,并妥善保管所有与招募过程相关的单据和文件。
    • 寻求法律咨询: 如果您对招募过程有任何疑问或疑虑,或者不幸遭遇招募诈骗,请及时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

    常见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大规模非法招募?

    答:大规模非法招募是指针对三人或三人以上个人或群体实施的非法招募行为,根据菲律宾《劳动法》,这属于经济破坏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问:非法招募和诈骗罪的刑罚是什么?

    答:非法招募罪的刑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可判处终身监禁和罚款。诈骗罪的刑罚则根据诈骗金额而定,金额越大,刑罚越重。

    问:如果我被非法招募机构骗了钱,我该怎么办?

    答:首先,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包括收据、合同、聊天记录等。然后,立即向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 (POEA) 或警方报案,并寻求法律援助,追回损失。

    问:如何辨别合法的招募机构?

    答:合法的招募机构会在 POEA 注册并持有有效的许可证。您可以在 POEA 网站上查询招募机构的资质,或者直接联系 POEA 核实。

    问:我可以向非法招募机构索赔哪些损失?

    答:您可以向非法招募机构索赔您支付的安置费、机票款、以及因诈骗行为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例如误工费、医疗费等。

    问:即使招募机构部分退款,是否仍然构成诈骗罪?

    答:是的,即使招募机构部分退款,诈骗罪仍然成立。因为诈骗罪的成立与是否退款无关,关键在于招募机构是否使用了欺骗手段骗取钱财。

    问:如果我被骗到国外,遭受虐待或剥削,我该怎么办?

    答:立即联系当地的菲律宾大使馆或领事馆寻求帮助。他们可以为您提供法律咨询、医疗援助、以及遣返等服务。

    问:除了刑事责任,非法招募机构还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答:非法招募机构除了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例如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问:菲律宾政府为打击非法招募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菲律宾政府通过 POEA 加强对招募机构的监管,打击非法招募活动。同时,政府也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非法招募和诈骗的防范意识。

    问:作为一家律师事务所,ASG Law 在打击招募诈骗方面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答:ASG Law 律师事务所拥有丰富的处理非法招募和诈骗案件的经验,我们可以为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报案、提起诉讼、追回损失等全面的法律服务。如果您不幸遭遇招募诈骗,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

    如果您需要关于非法招募和诈骗方面的法律咨询,ASG Law 律师事务所的专家随时为您提供帮助。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nihao@asglawpartners.com 或访问我们的联系方式页面。

  • 严惩菲律宾非法招募:最高法院判例解析,保障海外务工者权益

    菲律宾最高法院判例:无证招募工人出国务工构成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

    G.R. Nos. 124671-75, 2000年9月29日 – 菲律宾人民 诉 林达·萨加多案

    海外务工,对于许多菲律宾人来说,是改善生活、实现梦想的途径。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渴望出国工作的心理,进行非法招募活动,导致求职者蒙受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林达·萨加多案正是此类案件的典型代表。本案中,最高法院明确阐释了菲律宾非法招募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强调了保护海外务工者权益的重要性。

    菲律宾非法招募罪与诈骗罪:双重法律保护

    菲律宾法律严厉打击非法招募行为,旨在保护公民免受虚假承诺和欺诈活动的侵害。《菲律宾劳工法》和《菲律宾修订刑法典》为此提供了双重法律保护。

    《菲律宾劳工法》第13条(b)款定义了“招募和安置”的广泛内涵,包括“招揽、登记、签订合同、运输、利用、雇用或招募工人,包括推荐、合同服务、承诺或广告宣传本地或海外就业,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任何人或实体,以任何方式,为两人或两人以上提供或承诺有偿就业,均被视为从事招募和安置活动。如果针对三人或三人以上实施非法招募,则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

    《菲律宾劳工法》第38条(b)款明确规定,任何人在未取得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许可或授权的情况下,从事第13条(b)款所述的任何活动,均属非法招募。而根据第39条(a)款,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可判处终身监禁和10万比索罚款。

    此外,《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315条第2款(a)项规定了诈骗罪,即通过虚构姓名,或虚假声称拥有权力、影响力、资格、财产、信用、代理、业务或虚构交易,或以类似欺骗手段,在欺诈行为发生之前或同时实施欺诈,从而欺骗他人,并导致受害者遭受损害。非法招募活动中,招募者往往虚假承诺工作机会,骗取求职者钱财,构成诈骗罪。

    林达·萨加多案:非法招募与诈骗的典型案例

    林达·萨加多被指控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和四项诈骗罪。多名受害者证词显示,萨加多声称能够帮助他们前往韩国工厂工作,并收取了高额的“安置费”。然而,萨加多并未获得POEA的招募许可,也未能安排受害者出国工作,更没有退还所收取的费用。

    案件审理过程中,受害者吉娜·克莱托作证称,萨加多向她承诺可以安排她去韩国当工厂工人,并收取了15,000比索的预付款。罗杰利奥·蒂贝布、娜蒂·皮塔和杰西·博利瑙也分别作证称,萨加多以同样的方式,分别骗取了他们39,000比索、38,500比索和35,000比索。POEA出具的证明文件证实,萨加多并未获得海外招募许可。

    萨加多辩称,她只是帮助受害者办理旅游签证,并非招募他们出国工作。她承认收取了部分受害者的钱款,但声称用于购买机票,因韩国政府实施签证新规,受害者未能成行,机票款项也未能退回。对于其他受害者的指控,萨加多予以否认。

    地区审判法院采纳了受害者的证词,认定萨加多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和四项诈骗罪,判处其终身监禁、罚款并赔偿受害者损失。萨加多不服判决,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最高法院维持了地区审判法院的判决,并进一步阐述了判决理由:

    “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被告从事了《劳工法》第13条定义的招募和安置工人活动,或第34条禁止的任何活动;(2)被告没有合法从事招募和安置工人的许可证或授权;(3)违法行为针对三人或三人以上,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

    最高法院认为,本案所有要件均已满足。萨加多向受害者承诺提供韩国工厂工作机会,属于《劳工法》第13条(b)款定义的招募行为。POEA的证明文件证实,萨加多没有招募许可。受害者人数超过三人,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

    “诈骗罪根据《修订刑法典》第315条第2款规定,是指任何人通过使用虚构姓名,或虚假声称拥有权力、影响力、资格、财产、信用、代理、业务或虚构交易,或通过在欺诈行为发生之前或同时实施的类似欺骗手段,从而欺骗他人。受害方必须依赖被告的虚假陈述、欺诈行为或欺诈手段,并因此遭受损害。”

    最高法院认定,萨加多以虚假承诺出国工作为诱饵,骗取受害者钱财,构成诈骗罪。受害者因信赖萨加多的虚假承诺而遭受经济损失。

    最高法院最终维持了萨加多的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的定罪,并对诈骗罪的刑期进行了调整,使其更符合《不确定刑期法》的规定。最高法院强调,即使部分受害者未能提供收据作为付款证明,也不影响案件的定罪,受害者的证词足以证明萨加多的犯罪行为。

    案件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林达·萨加多案的判决,再次强调了菲律宾法律对于非法招募行为的严厉打击。本案不仅明确了非法招募罪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也为菲律宾求职者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务必提高警惕,谨防非法招募陷阱。

    **对求职者的启示:**

    • **核实招募机构资质:** 在与任何招募机构或个人接洽时,务必向POEA核实其是否拥有合法的海外招募许可证。
    • **警惕高薪诱惑:** 对于承诺高薪、低门槛的海外工作机会,要格外警惕,谨防虚假宣传。
    • **拒绝预付高额费用:** 合法招募机构不会在提供工作机会前收取高额的“安置费”、“中介费”等。
    • **保留证据:** 在与招募机构或个人交往过程中,妥善保管合同、收据、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维权。
    • **了解自身权益:** 学习菲律宾劳工法和海外务工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身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教训

    • **无证招募是重罪:** 在菲律宾,无证从事海外劳务招募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 **诈骗罪并罚:** 非法招募者往往同时构成诈骗罪,将面临双重刑罚。
    • **保护务工者权益:** 菲律宾法律致力于保护海外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害务工者权益的犯罪行为。
    • **提高防范意识:** 求职者应提高防范意识,谨慎选择招募机构,避免落入非法招募陷阱。

    常见问题解答 (FAQ)

    1. 如何辨别非法招募?

    非法招募者通常没有POEA的招募许可证,会通过非正规渠道招募,承诺高薪但条件模糊,急于收取高额费用,且无法提供正规的合同和文件。

    2. POEA许可证如何查询?

    可以通过POEA官方网站或前往POEA办公室查询招募机构是否持有有效的许可证。

    3. 被骗后如何维权?

    应立即向POEA举报,并向警方报案。同时,收集相关证据,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

    4. 旅游签证可以出国工作吗?

    持旅游签证在国外工作是违法的。务必办理正规的工作签证才能合法在海外工作。

    5. 没有收据可以指控诈骗吗?

    即使没有收据,受害者的证词和其他证据(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也可以作为指控诈骗的证据。关键在于提供充分的证据链,证明存在欺诈行为。

    6. 非法招募罪的刑罚是什么?

    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可判处终身监禁和10万比索罚款。普通非法招募罪的刑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同样面临监禁和罚款。

    7. 诈骗罪的刑罚如何计算?

    诈骗罪的刑罚根据诈骗金额而定。金额越大,刑罚越重,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

    8. 除了刑事责任,非法招募者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非法招募者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

    9. 如果已经支付了费用但尚未出国,可以要求退款吗?

    可以。如果招募机构是非法招募,或者未能按照承诺安排出国工作,受害者有权要求退还已支付的费用。

    10. 如何避免成为非法招募的受害者?

    最重要的是提高警惕,谨慎选择招募机构,核实其资质,不要轻信高薪诱惑,不预付高额费用,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向POEA举报。

    ASG Law律师事务所精通菲律宾劳工法和刑事诉讼,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维护您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在海外务工方面遇到法律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联系邮箱: nihao@asglawpartners.com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