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诈骗罪的属地管辖权:需求发生地的重要性
G.R. No. 96428, 1999年9月2日
引言
在菲律宾,诈骗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可能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理解构成诈骗罪的要素至关重要,特别是属地管辖权和“需求”要素。最高法院在Wilma T. Barrameda v. Court of Appeals and Lolita Watanabe 案中对此进行了阐明。本案强调,即使欺诈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在其他地方,只要“需求”这一关键要素发生在特定法院的管辖范围内,该法院就对诈骗案件具有管辖权。本案例还深入探讨了构成诈骗罪中“需求”的条件,即使没有明确的“需求”字眼,某些行为也可能被视为等同于需求。
法律背景
诈骗罪在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315条第1款(b)项中被定义和处罚。该条款规定,如果行为人以不忠诚或滥用信任的方式,挪用或转换收到的金钱、货物或其他个人财产,损害他人利益,或否认收到这些财产,则构成诈骗罪。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素:
- 被告人以信托、委托、管理或其他负有交付或返还义务的方式收到金钱、货物或其他个人财产。
- 被告人挪用或转换了这些金钱或财产,或否认收到。
- 挪用、转换或否认行为损害了他人利益。
- 受害人向被告人提出了需求。
根据菲律宾的刑事诉讼规则,刑事诉讼应在犯罪发生地或任何一个必要构成要素发生地的市或地区法院提起和审理。这意味着,对于诈骗罪,如果上述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在特定法院的属地管辖范围内,该法院就具有管辖权。
本案的关键点在于“需求”要素。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需求”的具体形式,但最高法院的先例表明,不需要使用“需求”字眼。任何询问财产下落的行为,例如“钱在哪里?”,都可以被视为等同于需求。这一解释扩大了“需求”的范围,使其不仅仅局限于正式的、书面的要求,而是包括了受害人为追回被挪用财产而采取的任何合理步骤。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Lolita Watanabe在日本委托 Wilma Barrameda 向其在菲律宾的母亲 Papiniana Paguinto 交付一笔钱。Watanabe 将钱交给 Barrameda 时,明确告知其交付给 Paguinto 的义务。Barrameda 抵达菲律宾后,Paguinto 在马尼拉国际机场(NAIA)迎接她,目的是接收这笔钱。然而,Barrameda 告知 Paguinto 钱不见了,可能放在行李里了。她们一同前往 Paguinto 兄弟的住所,但最终没有打开行李。之后,Barrameda 承诺第二天送钱,但未能兑现。Paguinto 多次要求 Barrameda 交还钱款,但都无果。
案件最初在帕赛市地区审判法院提起诉讼,Barrameda 被判犯有诈骗罪。Barrameda 对判决提出上诉,质疑地区审判法院的管辖权,理由是交付钱款发生在在日本,而最后一次要求交付钱款发生在圣佩德罗,拉古纳。她认为帕赛市地区审判法院不具有管辖权,因为诈骗罪的任何要素都没有发生在帕赛市。
地区审判法院和上诉法院均驳回了 Barrameda 的管辖权异议。上诉法院认为,Paguinto 在马尼拉国际机场与 Barrameda 会面,其目的就是为了“索要” Watanabe 委托 Barrameda 交付的钱款。法院认为,Paguinto 在机场的出现和询问钱款的行为,构成了在帕赛市地区审判法院管辖范围内的“需求”要素。因此,帕赛市地区审判法院对本案具有有效的属地管辖权。
最高法院支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并强调了“需求”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在确定诈骗罪属地管辖权时“需求”要素的发生地。法院引用了上诉法院的裁决,指出:
“……记录显示,Paguinto 女士在 Watanabe 女士通过海外电话告知后,在机场等待 Barrameda 女士从日本抵达,目的是向 Barrameda 女士索取其女儿 Watanabe 女士寄来的钱款。然而,Barrameda 女士立即告知 Paguinto 女士,钱款丢失了,她会在卡布雷拉,帕赛市的行李中寻找。
我们认为,Paguinto 女士出现在机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索要 Watanabe 女士委托的钱款。逻辑上,由于国际机场在审判法院的属地管辖范围内,因此本案的管辖权归于审判法院。”
最高法院进一步解释说,不需要使用特定的“需求”字眼。询问钱款下落,例如本案中的情况,等同于需求。由于需求发生在帕赛市地区审判法院的管辖范围内,因此该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是正确的。
最高法院还驳回了 Barrameda 对证据可信度的质疑,支持了下级法院的调查结果。法院认为,初审法院在评估证人证词和观察其庭审表现方面具有优势。法院认为,检方充分证明了 Barrameda 收到了钱款,并有义务交付,但未能交付且否认收到,损害了受害人的利益。因此,最高法院维持了 Barrameda 犯有诈骗罪的判决,但修改了刑期,使其符合不定刑法。
实践意义
Barrameda 案为菲律宾的诈骗罪案件确立了重要的先例,特别是在属地管辖权和“需求”要素方面。本案强调,确定诈骗罪的管辖权,不仅要考虑欺诈行为的发生地,还要考虑“需求”这一关键要素的发生地。即使最初的委托和挪用发生在其他地方,只要需求发生在特定法院的管辖范围内,该法院就具有管辖权。
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本案的教训是,在委托他人处理金钱或财产时,务必明确交付义务,并保留相关证据。如果发生挪用或未能交付的情况,及时采取行动,在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发现的地点或其管辖范围内提出需求至关重要。即使没有明确使用“需求”字眼,清晰地询问财产下落和要求返还的行为,也可能被法院视为构成“需求”要素。
主要经验教训
- 属地管辖权: 诈骗罪的管辖权可以基于“需求”要素的发生地确定,即使其他要素发生在其他地方。
- “需求”的定义: “需求”不需要正式的书面形式,口头询问和要求返还财产的行为也可以构成“需求”。
- 证据的重要性: 保留委托交付财产的证据,以及提出需求的记录,对于诈骗罪的成功起诉至关重要。
- 及时采取行动: 一旦发现可能发生诈骗行为,应立即采取行动,包括提出需求和寻求法律咨询。
常见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菲律宾刑法中的诈骗罪?
答: 菲律宾刑法中的诈骗罪(Estafa)是一种以欺骗手段损害他人财产或金钱利益的犯罪行为。修订刑法典第315条列举了多种诈骗方式,包括滥用信任挪用财产。
问:构成诈骗罪的要素是什么?
答: 构成诈骗罪(通过滥用信任挪用)的要素包括:(1) 收到财产的信托关系;(2) 挪用或转换财产;(3) 损害受害人利益;(4) 提出需求。
问:在诈骗罪案件中,“需求”要素有多重要?
答: “需求”要素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构成诈骗罪的必要要素,而且在确定管辖权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需求必须在提起诉讼前提出,且需求发生地可以决定哪个法院具有管辖权。
问:如果我被委托交付金钱或财产,我应该怎么做以避免被指控诈骗罪?
答: 为了避免被指控诈骗罪,您应该:(1) 明确了解您的交付义务;(2) 妥善保管收到的金钱或财产;(3) 及时交付给指定收件人;(4) 保留交付记录;(5) 如果无法交付,立即通知委托人和收件人并说明原因。
问:如果我成为诈骗罪的受害者,我应该怎么办?
答: 如果您成为诈骗罪的受害者,您应该:(1) 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包括委托交付的证据和提出需求的记录;(2) 向犯罪嫌疑人提出正式的需求,要求返还财产;(3) 向警方报案;(4) 寻求律师的法律咨询,了解您的权利和可采取的法律行动。
问:在Barrameda 案中,法院是如何认定帕赛市地区审判法院具有管辖权的?
答: 法院认定,受害人的母亲在马尼拉国际机场向被告人提出了交付钱款的需求。由于马尼拉国际机场位于帕赛市地区审判法院的管辖范围内,法院据此认定该法院对本案具有属地管辖权。
问:没有明确使用“需求”字眼,也可以构成“需求”要素吗?
答: 是的。法院在本案中明确指出,不需要使用特定的“需求”字眼。任何询问财产下落的行为,都可以被视为等同于需求。
问:本案对未来的诈骗罪案件有什么影响?
答: Barrameda 案明确了“需求”要素在诈骗罪中的重要性,并扩大了对“需求”的解释范围,使其更具实践意义。本案强调,法院在确定管辖权时,会仔细审查“需求”要素的发生地,即使没有正式的书面需求,口头询问也可能构成“需求”。
安胜法律 (ASG Law) 在菲律宾刑法,特别是诈骗罪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您需要关于诈骗罪的法律咨询或协助,请随时通过电子邮件 nihao@asglawpartners.com 或访问我们的 联系方式 页面与我们联系。我们精通菲律宾法律,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咨询,安胜法律 (ASG Law) 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