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明确了在赎金绑架致死案件中,共谋者的责任以及从犯应受的处罚。最高法院裁定,如果能充分证明被告人参与了绑架的共谋,即使并非直接实施者,也将承担共同责任。而对于明知犯罪事实,但在犯罪行为结束后协助犯罪者获利的被告人,则应认定为从犯,并处以较轻的刑罚。这一裁决强调了共同犯罪行为中,各参与者的责任区分与量刑的合理性。
阴谋与赎金:未成年人绑架案中的罪责认定
本案涉及一起令人发指的赎金绑架致死案件,受害者是一名年仅八岁的未成年人AAA。案件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认定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责任,尤其是被告人Wennie和Excel是否参与了绑架的共谋,以及他们应承担何种罪责。Wennie被指控是最后与受害者一同出现的人,而Excel则被指控协助转移赎金。本案不仅关乎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更涉及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以及对社会治安的维护。
根据修订后的《刑法》第267条,以勒索赎金为目的绑架他人,且受害者在拘禁期间死亡,构成赎金绑架致死罪。此罪行的构成要件包括:非法拘禁受害者、向受害者家属勒索赎金以及受害者在拘禁期间死亡。本案中,所有构成要件均已得到充分证明。AAA遭到绑架,绑匪向其家人索要赎金,最终AAA在被拘禁期间遇害。
Wennie辩称其未参与绑架共谋,并声称最后与AAA在一起并不能证明她与犯罪有关。然而,最高法院并未采纳Wennie的辩解。共谋是指两人或多人达成协议,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一旦共谋成立,所有共谋者将对彼此的行为承担共同责任。即使某些共谋者并未直接参与犯罪行为的实施,他们也将对整个犯罪行为负责。因此,确认Wennie是否参与共谋是案件的关键。
最高法院指出,共谋无需直接证据证明,可以通过被告人的行为来推断。在本案中,Wennie的诸多可疑行为表明她参与了共谋:她是最后与AAA在一起的人,并在AAA失踪后表现得异常紧张;她秘密地使用Patrick的手机发短信,并删除了Patrick手机中Joel的号码;她向Patrick提供了错误的Joel的手机号码。这些行为表明,Wennie试图掩盖Joel的罪行,并与Joel共同实施了绑架行为。
与Wennie的辩解不同,Excel的行为性质有所不同。虽然他确实协助转移了赎金,但他并未直接参与绑架行为的实施。因此,最高法院认定Excel为从犯,而非主犯或共谋者。从犯是指在明知犯罪事实的情况下,在犯罪行为结束后,以某种方式协助犯罪者获利或逃脱法律制裁的人。在本案中,Excel的行为符合从犯的定义,他在明知赎金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协助Joel转移了赎金。
关于刑罚的判处,根据菲律宾法律,赎金绑架致死罪的主犯应被判处死刑。然而,由于菲律宾已暂停执行死刑,Wennie和Joel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Excel作为从犯,应被处以比主犯轻两级的刑罚,即 prisión mayor。根据菲律宾的《不定刑期法》,Excel被判处最低刑期为两年四个月零一天的prisión correccional,最高刑期为八年零一天的prisión mayor。
最高法院还对损害赔偿金的判处进行了调整。根据最高法院在“People v. Jugueta”一案中的判决,法院判处每位受害者的家属获得10万比索的民事赔偿金、10万比索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10万比索的惩罚性赔偿金。Wieenie和Joel对每项损害赔偿金承担10万比索的连带责任,而Excel对每项损害赔偿金承担25,000比索的赔偿责任。所有款项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按年利率6%计算利息。
FAQs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确定Wennie和Excel是否应对赎金绑架致死罪负责,以及他们各自应承担何种罪责。Wennie被指控参与共谋,而Excel被指控协助转移赎金。 |
什么是赎金绑架致死罪? | 根据菲律宾《刑法》第267条,赎金绑架致死罪是指以勒索赎金为目的绑架他人,且受害者在拘禁期间死亡的犯罪行为。该罪行的构成要件包括非法拘禁受害者、勒索赎金以及受害者在拘禁期间死亡。 |
什么是共谋? | 共谋是指两人或多人达成协议,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一旦共谋成立,所有共谋者将对彼此的行为承担共同责任。 |
什么是从犯? | 从犯是指在明知犯罪事实的情况下,在犯罪行为结束后,以某种方式协助犯罪者获利或逃脱法律制裁的人。与主犯相比,从犯承担的责任较轻。 |
法院对Wennie和Excel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 法院认定Wennie犯有赎金绑架致死罪,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法院认定Excel为从犯,判处最低刑期为两年四个月零一天,最高刑期为八年零一天的监禁。 |
损害赔偿金的判处结果是什么? | Wennie和Joel对每项损害赔偿金承担10万比索的连带责任,而Excel对每项损害赔偿金承担25,000比索的赔偿责任,包括民事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惩罚性赔偿金。 |
本案对菲律宾的法律有何影响? | 本案进一步明确了共同犯罪行为中,各参与者的责任区分与量刑的合理性,强调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以及对社会治安的维护。 |
绑架案中如何认定共谋行为? | 法院在缺乏直接证据时,会依赖环境证据,例如行为人的可疑举动,以及行为人试图掩盖犯罪的行为,以推断其是否参与共谋。 |
本案再次提醒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对于参与犯罪的人,必须根据其在犯罪中的角色和行为,处以相应的刑罚。同时,本案也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任何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For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uling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 please contact ASG Law through contact or via email at 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
Disclaimer: This analysis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legal advice. For specific legal guidance tailored to your situation, please consult with a qualified attorney.
Source: EXCEL GURRO Y MAGA, PETITIONER, VS. 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 RESPONDENT., G.R. NO. 224562, September 1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