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暴力

  • 菲律宾法律:家庭成员性侵案件的法律责任与证明标准

    家庭成员性侵案件:受害者年龄与亲属关系如何影响法律判决?

    G.R. No. 270149, October 23, 2024

    性侵案件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当施害者是受害者的亲属时,案件的复杂性和情感冲击更是难以言喻。菲律宾法律对此类案件有严格的规定,本案例将深入探讨家庭成员性侵案件中,受害者年龄与亲属关系如何影响法律判决,以及相关的证据标准。

    引言

    想象一下,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本应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却遭受了来自亲生父亲的性侵。这种难以置信的背叛不仅摧毁了孩子的童年,也对整个家庭造成了永久的创伤。本案例聚焦于菲律宾最高法院对一起父亲性侵女儿案件的判决,探讨了在家庭成员性侵案件中,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以及如何认定犯罪事实。

    案件的核心问题是:被告人XXX270149是否在合理怀疑之外被证实犯有强奸罪?最高法院的判决不仅对本案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具有指导作用。

    法律背景

    菲律宾修订刑法(Revised Penal Code)第266-A条规定了强奸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根据该条,强奸是指男性在以下情况下与女性发生性关系:通过武力、威胁或恐吓;受害人失去理智或处于无意识状态;通过欺诈手段或严重滥用职权;受害人未满12岁或精神失常,即使没有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存在。

    第266-B条规定了强奸罪的刑罚。如果受害人未满18岁,且施害者是其父母、祖父母、继父母、监护人、三代以内的血亲或姻亲,或受害人父母的同居配偶,则构成加重强奸罪,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

    关键法条:

    “ARTICLE 266-A. Rape: When and How Committed. — Rape is committed:
    1) By a man who shall have carnal knowledge of a woman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d) When the offended party is under twelve (12) years of age or is demented, even though none of the circumstances mentioned above be present.”

    “Article 266-B. Penalties. — The death penalty shall also be imposed if the crime of rape is committed with any of the following attendant circumstances:
    1) When the victim is under eighteen (18) years of age and the offender is a parent, ascendant, [stepparent], guardian, relative by consanguinity or affinity within the third civil degree, or the common-law spouse of the parent of the victim[.]”

    例如,如果一个10岁的女孩被她的叔叔性侵,那么她的叔叔将面临加重强奸罪的指控,因为受害人未满18岁,且施害者是她的三代以内血亲。

    案件回顾

    本案中,被告人XXX270149被指控于2015年2月16日性侵其六岁的女儿AAA270149。根据起诉书,被告人利用其作为父亲的权威和影响力,强行与女儿发生性关系。

    • 2019年11月20日,检察官首次对被告人提起强奸罪指控,但因检察官授权不足而被驳回。
    • 2019年12月12日,在获得适当授权后,案件重新提起。
    • 庭审中,受害者AAA270149指证,其父亲在朋友家中的浴室里性侵了她。证人Melody Amboyao证实了受害者的证词,称她亲眼目睹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 被告人XXX270149否认了指控,声称自己当时在朋友家做饭,没有性侵女儿。
    • 地区审判法院(RTC)认定被告人犯有加重强奸罪,判处终身监禁,并处以民事赔偿。
    • 被告人不服判决,上诉至上诉法院(CA),但上诉被驳回。

    最高法院在审理此案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受害人的年龄、被告人与受害人的亲属关系,以及证据的充分性。

    “This Court has consistently adhered to the rule that the matter of assigning values to declarations on the witness stand is best and most competently performed by the trial judge, who had the unmatched opportunity to observe the witnesses and to assess their credibility by the various indicia available but not reflected on the record.”

    “Verily, the admission made by accused-appellant in his testimony before the RTC partakes of a judicial admission that does not require proof. Such admission dispenses with the further requirement on the part of the prosecution to prove the relationship of AAA270149 and accused-appellant.”

    判决的实践意义

    最高法院维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认定被告人XXX270149犯有加重强奸罪。这一判决强调了菲律宾法律对性侵儿童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对家庭成员性侵案件的严惩。

    关键教训:

    • 家庭成员性侵案件将被处以更严厉的刑罚。
    • 即使没有出生证明,受害者的证词和被告人的承认也可以作为年龄和亲属关系的证据。
    • 法院将优先考虑受害者的证词,特别是当受害者是儿童时。

    对于企业或个人而言,本案提醒我们,保护儿童免受性侵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应加强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及时发现和报告任何可疑行为。同时,法律专业人士应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标准,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

    常见问题解答

    问:在菲律宾,性侵儿童的最低刑罚是什么?

    答:根据菲律宾法律,性侵儿童的最低刑罚是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

    问:如果受害者没有出生证明,如何证明其年龄?

    答:在没有出生证明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其他证据,如洗礼证明、学校记录或证人证词来证明受害者的年龄。

    问:如果被告人否认指控,法院会如何处理?

    答:法院将综合考虑所有证据,包括受害者的证词、证人证词和物证,来判断被告人是否有罪。如果受害者的证词可信,且有其他证据支持,法院可能会认定被告人有罪,即使被告人否认指控。

    问:如果性侵发生在家庭内部,受害者应该怎么做?

    答:受害者应立即向信任的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同时,应及时向警方报案,以便展开调查并追究施害者的法律责任。

    问:加重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加重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性侵行为、受害人未满18岁,以及施害者是受害人的特定亲属(如父母、祖父母、继父母等)。

    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菲律宾法律的帮助,请联系我们 或发送邮件至 nihao@asglawpartners.com 预约咨询。

  • 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赡养费:菲律宾最高法院的裁决及其对您的影响

    家庭暴力案件中赡养费的即时执行:最高法院澄清

    G.R. No. 261459, May 20, 2024

    家庭暴力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经济问题,特别是赡养费的支付。本案中,菲律宾最高法院澄清了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赡养费裁决的即时执行问题,为受害者提供了更及时的救济,并明确了法院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

    引言

    想象一下,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免受家庭暴力,勇敢地站出来。然而,即使法院判决施暴者支付赡养费,她和孩子仍然面临经济困境,因为施暴者提出上诉,导致赡养费的支付被拖延。这种情况在菲律宾并不少见,最高法院在本案中的裁决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受害者能够及时获得经济支持。

    本案涉及一名被指控违反《2004年反妇女儿童暴力法》(RA 9262)的男子XXX,以及他的妻子AAA和他们的孩子BBB。初审法院判决XXX有罪,并命令他支付AAA和BBB每月15,000比索的赡养费。XXX对判决的民事责任部分提出上诉,但AAA向法院申请在等待上诉期间执行赡养费裁决。上诉法院部分批准了AAA的申请,允许立即执行每月15,000比索的赡养费支付。XXX随后向上诉法院提出质疑,最终诉至最高法院。

    法律背景

    菲律宾的《2004年反妇女儿童暴力法》(RA 9262)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各种形式的暴力,包括经济虐待。该法案第5(e)(2)条明确规定,剥夺妇女或儿童依法应得的经济支持构成经济虐待。该法案还规定了保护令,旨在防止进一步的暴力行为,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救济,包括赡养费。

    根据RA 9262第8条,法院可以发布保护令,指示施暴者向妇女和/或其子女提供赡养费。更重要的是,该法案第22条规定,保护令的规定适用于刑事案件,以及在刑事诉讼中被视为默示提起的民事诉讼。这意味着,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赡养费的裁决可以被视为保护令的一部分,从而获得更快的执行。

    此外,最高法院发布的A.M. No. 04-10-11-SC,即《反妇女儿童暴力规则》,进一步明确了保护令的执行程序。该规则第33(b)条规定,如果受害方选择提起刑事诉讼,则保护令的申请被视为与刑事诉讼同时提起,除非受害方保留单独提起的权利。该规则第30条和31条明确规定,授予永久保护的判决应立即执行,并且对根据RA 9262提起的案件的判决的上诉不得中止最终命令或判决的执行。

    《菲律宾民事诉讼规则》第39条第4款也规定,“禁令、财产管理人、会计和赡养费诉讼中的判决,以及现在或将来可能被宣布为立即执行的其他判决,在其作出后即可执行,并且不得因上诉而被中止,除非审判法院另有命令。”

    案件分析

    本案的核心问题是,上诉法院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允许在等待上诉期间执行赡养费裁决。XXX认为,上诉法院滥用了自由裁量权,因为该案涉及的是刑事犯罪产生的民事责任,而不是独立的赡养费诉讼。他还声称,他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变化,无法支付每月15,000比索的赡养费。

    最高法院驳回了XXX的上诉,认为上诉法院没有滥用自由裁量权。法院强调,根据RA 9262和相关规则,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赡养费裁决可以被视为保护令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立即执行。法院还指出,即使XXX对赡养费裁决提出上诉,上诉法院仍然有权决定是否暂停或修改该裁决。

    以下是最高法院在本案中的一些关键论点:

    • “在本案中,地方法院的判决,就赡养费裁决而言,可以被视为保护令,因为它根据A.M. No. 04-10-11-SC第11(h)条,向私人申诉人和BBB提供了救济。由于类似于保护令,该判决属于规则39第4条的范围,因为A.M. No. 04-10-11-SC明确规定该判决应立即执行。因此,上诉法院对规则39第2条的依赖,即关于酌情执行判决的规定,是不恰当的。”
    • “虽然可以根据A.M. No. 04-10-11-SC发布执行令,指示请愿人向私人申诉人和BBB支付赡养费,但上诉法院仍然可以暂停或修改赡养费的裁决,并根据可能被认为是适当的条款,以确保请愿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最高法院还强调,上诉法院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或修改赡养费裁决。这意味着,即使赡养费裁决可以立即执行,施暴者仍然可以向上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暂停或修改该裁决,但必须提供充分的理由。

    实际意义

    本案的裁决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受害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明确了赡养费裁决可以立即执行,为受害者提供了更及时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孩子。

    对于施暴者而言,本案的裁决也具有警示作用。它表明,即使他们对赡养费裁决提出上诉,他们仍然需要承担支付赡养费的义务,除非他们能够向上诉法院提供充分的理由,要求暂停或修改该裁决。

    关键要点

    • 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赡养费裁决可以被视为保护令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立即执行。
    • 上诉法院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或修改赡养费裁决。
    • 受害者可以更及时地获得经济支持,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
    • 施暴者需要承担支付赡养费的义务,除非他们能够提供充分的理由要求暂停或修改该裁决。

    例如,如果一位妇女因遭受家庭暴力而与丈夫离婚,法院判决丈夫每月支付20,000比索的赡养费。即使丈夫对判决提出上诉,法院仍然可以允许立即执行赡养费裁决,确保这位妇女和她的孩子能够获得必要的经济支持。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果施暴者无力支付赡养费,该怎么办?

    施暴者可以向上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修改赡养费裁决,并提供证据证明其无力支付。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修改赡养费裁决。

    2. 如果受害者不希望立即执行赡养费裁决,该怎么办?

    受害者可以向上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暂停执行赡养费裁决。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执行赡养费裁决。

    3. 赡养费裁决可以追溯吗?

    是的,赡养费裁决可以追溯,即从提起诉讼之日起计算。法院可以命令施暴者支付未支付的赡养费。

    4. 如果施暴者拒绝支付赡养费,该怎么办?

    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赡养费裁决。法院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强制施暴者支付赡养费,包括扣押其工资或财产。

    5. 赡养费裁决可以修改吗?

    是的,赡养费裁决可以修改。如果双方的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申请修改赡养费裁决。

    想了解更多关于家庭暴力案件中赡养费的法律问题?Contact us or email nihao@asglawpartners.com to schedule a consultation.

  • 菲律宾婚姻不忠:婚外情构成精神虐待吗?

    菲律宾法律:婚外情可能构成精神虐待


    [G.R. No. 252739, April 16, 2024 ]

    婚姻不忠不仅仅是对婚姻誓言的背叛,在菲律宾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菲律宾最高法院最近的一项裁决明确指出,婚外情可能构成《2004年反妇女及其子女暴力法》(Republic Act No. 9262)中定义的精神虐待。这一里程碑式的判决对菲律宾的婚姻关系和家庭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想象一下,一位妻子发现丈夫与他人有染,她不仅要承受情感上的打击,还可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丈夫的责任。这项裁决为受婚外情伤害的配偶提供了一条新的法律途径,使其能够寻求正义和赔偿。

    法律背景:反妇女及其子女暴力法(RA 9262)

    《2004年反妇女及其子女暴力法》(RA 9262)旨在保护妇女及其子女免受各种形式的家庭暴力。该法案不仅涵盖身体暴力和性暴力,还包括精神暴力和经济虐待。精神暴力是指导致受害者精神或情感痛苦的行为或不作为,例如恐吓、骚扰、跟踪、破坏财产、公开羞辱、重复的言语虐待以及婚姻不忠。

    RA 9262 第 5(i) 条规定:

    造成妇女或其子女精神或情感痛苦、公开嘲笑或羞辱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重复的言语和情感虐待,以及拒绝提供经济支持或剥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或探视权。

    根据该法案,施暴者可能面临监禁、罚款以及强制性的心理咨询或精神治疗。

    为了更好地理解 RA 9262 的适用,请考虑以下示例:

    • 一位丈夫经常贬低妻子的能力,并在公共场合羞辱她。
    • 一位妻子拒绝让丈夫探视他们的孩子,以此来报复他。
    • 一位伴侣跟踪另一位伴侣,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诽谤信息。

    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 RA 9262 下的精神暴力。

    案例分析:XXX 诉 菲律宾人民

    在 *XXX 诉 菲律宾人民* 案中,最高法院审理了一起丈夫因婚外情被判犯有精神暴力的案件。案件的事实如下:

    • XXX 和 AAA 于 1999 年结婚,育有一子。
    • AAA 发现 XXX 与 YYY 有染,并育有一子。
    • AAA 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 XXX 犯有精神暴力罪。

    一审法院和上诉法院均判决 XXX 有罪。最高法院维持了原判,认为 XXX 的婚外情对 AAA 造成了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

    最高法院在判决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 精神暴力是一种虐待形式,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情感伤害。
    • 婚姻不忠不仅违反了婚姻誓言,还会摧毁家庭的稳定和团结。
    • 国家有义务保护妇女及其子女免受家庭暴力侵害。

    以下是最高法院判决中的一些关键引述:

    为了阻止虐待循环的延续,并防止婚外性行为在我国社会的正常化,本院宣布婚姻不忠是《2004年反妇女及其子女暴力法》规定的应受惩罚的精神暴力形式。

    州有责任承认不同形式的暴力和虐待,这些形式虽然不同,但同样具有破坏性,以提供有意义的保障措施,同时捍卫受害者的福祉,并寻求从施虐者那里获得相应的补救。

    最高法院认为,婚外情本身就足以构成精神暴力,无需证明施虐者有造成伤害的特定意图。

    实际影响:对菲律宾婚姻关系的影响

    最高法院的这项裁决对菲律宾的婚姻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明确指出,婚外情不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可能导致刑事责任。这项裁决为受婚外情伤害的配偶提供了一条新的法律途径,使其能够寻求正义和赔偿。然而,这项裁决也可能导致更多的家庭纠纷和诉讼,因为配偶可能会利用 RA 9262 来报复或控制对方。

    以下是该裁决的一些实际影响:

    • 婚外情可能导致刑事指控和监禁。
    • 受婚外情伤害的配偶可以寻求经济赔偿和心理治疗。
    • 这项裁决可能会增加家庭纠纷和诉讼的数量。
    • 夫妻关系中的信任和沟通变得更加重要。

    重要经验

    • 婚姻不忠在菲律宾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 受婚外情伤害的配偶有权寻求法律途径。
    • 夫妻关系中的信任和沟通至关重要。
    • 这项裁决可能会对菲律宾的婚姻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常见问题

    问:婚外情在菲律宾是否总是构成精神虐待?

    答:不一定。婚外情是否构成精神虐待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婚外情导致受害者精神或情感痛苦,则可能构成精神虐待。

    问:如果我的配偶与他人有染,我该怎么办?

    答:您可以寻求法律咨询,了解您的权利和选择。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您的配偶犯有精神暴力罪,并要求赔偿。

    问:这项裁决会影响我的离婚案件吗?

    答:菲律宾目前不允许离婚。但是,这项裁决可能会影响您的分居或婚姻无效案件。您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更多信息。

    问:我如何证明我的配偶犯有精神暴力罪?

    答:您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您的配偶实施了导致您精神或情感痛苦的行为。证据可能包括证人证词、短信、电子邮件、照片和医疗记录。

    问:如果我被指控犯有精神暴力罪,我该怎么办?

    答:您应该立即寻求法律咨询。您有权保持沉默,并有权获得律师的帮助。

    问:这项裁决是否适用于同性婚姻?

    答:由于菲律宾尚未承认同性婚姻,因此该裁决的适用性尚不明确。但是,RA 9262 适用于具有性关系或约会关系的女性,因此可能适用于同性伴侣关系。

    问:这项裁决是否会影响我与孩子的监护权?

    答:是的,如果法院认定您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项裁决可能会影响您的监护权。

    问:如果我无法提供经济支持,我会被指控犯有精神暴力罪吗?

    答:仅仅无法提供经济支持并不足以构成精神暴力。您必须故意拒绝提供经济支持,并且目的是为了对您的配偶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

    问:我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家庭暴力侵害?

    答:如果您正在遭受家庭暴力,请立即寻求帮助。您可以联系当地的执法机构、妇女庇护所或法律援助组织。

    如果您需要有关家庭暴力或婚姻法的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或发送电子邮件至nihao@asglawpartners.com以安排咨询。




    Source: Supreme Court E-Library
    This page was dynamically generated
    by the E-Library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E-LibCMS)

  • 菲律宾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女性也可能成为施暴者?

    《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不仅保护妇女免受男性侵害,也适用于女性施暴者

    G.R. No. 242133, April 16, 2024

    家庭暴力,无论施暴者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对受害者造成深远的影响。菲律宾最高法院最近审理的一起案件,明确了《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Republic Act No. 9262,简称反VAWC法)的适用范围,强调该法不仅保护妇女免受男性伴侣的侵害,也适用于女性施暴者。这一判决对于理解家庭暴力以及保护所有受害者至关重要。

    引言

    想象一下:一位女性遭受来自同性伴侣的身体和情感虐待,却被告知现行法律只保护她免受男性的侵害。这公平吗?最高法院在ROSELYN AGACID Y DEJANIO诉菲律宾人民和MARIA ALEXANDRIA BISQUERRA Y NUEVA案中,明确了《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的适用性,确保所有受害者,无论施暴者的性别,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该案的核心问题是,女性是否可以因违反《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而被起诉,即使受害者也是女性。

    法律背景

    《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身体、性、心理和经济上的虐待。该法案最初的重点在于解决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但其措辞却为更广泛的解释留下了空间。重要的是要理解该法案的关键条款:

    SECTION 3. 定义 – 在本法中,

    (a)
    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是指任何人对身为其妻子、前妻的妇女,或与该人有或曾有性关系或约会关系的妇女,或与该人有共同子女的妇女,或对其子女(无论婚生或非婚生)实施的任何行为或一系列行为,无论是在家庭住所内外,导致或可能导致身体、性、心理伤害或痛苦,或经济虐待,包括威胁采取此类行为、殴打、袭击、胁迫、骚扰或任意剥夺自由[.]

    根据法律的明确文本,犯罪行为可能由“任何人”对妇女或儿童实施。法律在提及犯罪者时使用了性别中立的术语。因此,没有必要对法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确定立法意图,因为法律没有歧义。

    Garcia v. Drilon案中,最高法院已经观察到这一点:

    如上定义,VAWC也可能“对与该人有或曾有性关系或约会关系的妇女”实施。显然,使用与妇女有或曾有性关系或约会关系的性别中立词“人”甚至包括女同性恋关系。

    这意味着,即使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女性,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该法案仍然适用。例如,如果一位女性对她的同性伴侣实施身体暴力,她可能会被指控违反《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

    案件分析

    在该案中,Maria Alexandria Bisquerra指控她的前同性伴侣Roselyn Agacid对她实施了身体虐待。Agacid辩称,作为女性,她不能因违反《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而被起诉,因为该法旨在保护妇女免受男性的侵害。然而,最高法院驳回了她的论点,理由是:

    • 《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使用“任何人”这一性别中立的术语来指代施暴者。
    • 最高法院在Garcia v. Drilon案中已经明确指出,该法案适用于女同性恋关系。

    Agacid的案件经历了以下程序:

    1. Bisquerra向警察局报案,指控Agacid对她实施了身体攻击。
    2. Agacid被控违反《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第5(a)条。
    3. Agacid提出撤销指控的动议,声称该法不适用于女性施暴者。
    4. 地区审判法院驳回了她的动议。
    5. Agacid向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但高等法院也驳回了她的诉讼。
    6. Agacid最终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最高法院维持了高等法院的判决,强调《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旨在保护妇女免受各种形式的暴力,无论施暴者的性别如何。法院引用了Jacinto v. Fouts案,该案也涉及女同性恋关系,并确认了Garcia v. Drilon案的原则。法院认为,将女同性恋关系排除在《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的保护范围之外,将是人为地制造一个不受法律审查的家庭暴力特权区域。

    最高法院强调,理解妇女的斗争不仅仅是一个性别问题,更是一个权力问题。妇女的压迫是父权制观点的结果,即妇女是统治的适当对象。因此,无论施暴者的身份如何,只要妇女因这种观点而遭受暴力,就足以触发法律的保护。

    最高法院在判决中强调:

    《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的目的是保护和拯救妇女及其子女免受被称为[暴力侵害妇女儿童]的独特形式的暴力。正是[暴力侵害妇女儿童]的独特性和独特性使其与其他犯罪区别开来。[暴力侵害妇女儿童]的独特性归功于这些形式的暴力所产生的家庭、私人、隐藏和不可见的关系,并从中获得重要的独特性。

    因此,最高法院驳回了Agacid的上诉,并命令地区审判法院继续审理此案。

    实际意义

    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明确了《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的适用范围,确保所有受害者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强调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个性别问题,更是一个权力问题。
    • 鼓励所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无论施暴者的性别如何,都勇敢地站出来寻求帮助。

    关键经验

    • 法律保护所有受害者:《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适用于所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无论施暴者的性别如何。
    • 勇敢站出来: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遭受家庭暴力,请不要犹豫寻求帮助。
    • 了解您的权利:了解《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赋予您的权利,并寻求法律咨询。

    常见问题解答

    问:如果我遭受来自同性伴侣的虐待,我能寻求法律保护吗?

    答:是的,根据菲律宾法律,您可以寻求法律保护。《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适用于所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无论施暴者的性别如何。

    问:我需要提供什么证据来证明我遭受了家庭暴力?

    答:您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您遭受了身体、性、心理或经济上的虐待。证据可能包括医疗记录、照片、证人证词等。

    问:我应该向哪里寻求帮助?

    答:您可以向警察局、社会福利部门、妇女危机中心或律师事务所寻求帮助。

    问:如果我担心我的同性伴侣会对我实施暴力,我该怎么办?

    答:如果您担心您的同性伴侣会威胁到您的安全,请立即寻求帮助。您可以向警察局报案,或寻求法律咨询。

    问:如果我被指控违反《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我该怎么办?

    答:如果您被指控违反《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您应该立即寻求法律咨询。律师可以帮助您了解您的权利,并为您辩护。

    问:该判决对未来的案件有何影响?

    答:该判决明确了《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的适用范围,确保所有受害者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它将有助于未来的案件,并鼓励所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寻求帮助。

    如需进一步的法律咨询,请联系我们或发送电子邮件至nihao@asglawpartners.com 安排咨询。

  • 菲律宾反妇女儿童暴力法:家庭经济纠纷中的心理暴力认定

    经济控制不等于心理暴力:解读菲律宾反妇女儿童暴力法案中的举证责任

    G.R. No. 256759, November 13, 2023

    家庭经济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可能演变为法律问题。但在菲律宾,并非所有经济纠纷都能被认定为违反《反妇女儿童暴力法案》。最高法院在 G.R. No. 256759 案件中,对该法案中“心理暴力”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强调了证明犯罪意图的重要性。本案中,丈夫被指控通过经济手段对妻子实施心理暴力,但法院最终判决其无罪,因为检方未能充分证明其存在犯罪意图。

    法律背景:反妇女儿童暴力法案的核心要点

    菲律宾共和国第9262号法案,又称《反妇女儿童暴力法案》(RA 9262),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家庭暴力侵害。该法案涵盖多种形式的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经济虐待和心理暴力。其中,心理暴力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受害者精神或情感痛苦的行为或疏忽,例如恐吓、骚扰、跟踪、破坏财产、公开羞辱或贬低、重复的言语虐待和婚姻不忠。

    该法案第5(i)条具体规定了对妇女或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重复的言语和情感虐待,以及拒绝提供经济支持或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或探视权。然而,要认定违反该条款,需要满足以下要素:

    • 受害人为妇女和/或其子女;
    • 妇女为施暴者的妻子或前妻,或与施暴者存在性关系或约会关系的妇女,或与施暴者有共同子女的妇女;
    • 施暴者对妇女和/或子女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
    • 该痛苦是通过公开羞辱或贬低、重复的言语和情感虐待、拒绝提供经济支持或子女监护权或探视权等行为或不作为造成的。

    最高法院在以往的判例中强调,要构成心理暴力,必须存在“犯罪意图”,即施暴者有意对受害者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仅有经济纠纷或未能提供经济支持的事实,并不足以构成犯罪。需要证明施暴者故意利用经济手段,对受害者实施心理暴力。

    案件回顾:经济纠纷与心理暴力的界限

    本案中,妻子指控丈夫强迫其贷款,并将贷款用于购买车辆和支付子女学费,但之后未能说明资金去向,并拒绝支付子女学费,对其造成了精神和情感痛苦。一审法院和上诉法院均判决丈夫有罪。

    最高法院推翻了原判,认为检方未能充分证明丈夫存在犯罪意图。法院指出:

    • 妻子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丈夫强迫其贷款,贷款行为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
    • 妻子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丈夫将贷款挪作他用,丈夫提供了证据表明贷款用于家庭生意,并存入了妻子的账户。
    • 妻子承认丈夫一直在提供经济支持,尽管数额不足以满足所有需求。

    最高法院强调,仅凭未能充分提供经济支持的事实,不能认定为违反《反妇女儿童暴力法案》。需要证明施暴者故意利用经济手段,对受害者实施心理暴力,而本案中,检方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本案的关键在于,最高法院强调了“意图”的重要性。要认定违反《反妇女儿童暴力法案》,需要证明施暴者不仅实施了相关行为,而且有意对受害者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如果缺乏犯罪意图的证据,即使存在经济纠纷,也不能认定为犯罪。

    实践意义:如何避免触犯法律

    本案对处理家庭经济纠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避免触犯《反妇女儿童暴力法案》:

    • 在处理家庭经济问题时,保持沟通和透明度,避免隐瞒或欺骗行为。
    • 尊重配偶的经济自主权,避免强迫或控制行为。
    • 如果无法充分提供经济支持,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
    • 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医疗记录、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

    关键经验

    • 证明犯罪意图至关重要: 即使存在经济纠纷,也需要证明施暴者有意对受害者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才能被定罪。
    • 保持沟通和透明度: 家庭经济问题应通过协商解决,避免单方面行动和隐瞒行为。
    •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身权益。

    常见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心理暴力?

    答:心理暴力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受害者精神或情感痛苦的行为或疏忽,例如恐吓、骚扰、跟踪、破坏财产、公开羞辱或贬低、重复的言语虐待和婚姻不忠。

    问:仅有经济纠纷是否构成心理暴力?

    答:不一定。需要证明施暴者故意利用经济手段,对受害者实施心理暴力,才能构成心理暴力。

    问:如何证明施暴者存在犯罪意图?

    答:可以通过施暴者的行为、言语、以及案件的整体情况来推断其犯罪意图。

    问:如果我遭受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

    答: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同时,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医疗记录、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

    问:如何避免家庭暴力?

    答: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存在矛盾,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菲律宾家庭法的法律咨询,请联系我们 或发送邮件至 nihao@asglawpartners.com 安排咨询。

  • 家庭暴力:菲律宾法律如何保护妇女和儿童?

    菲律宾法律:遗弃配偶构成精神暴力,可被判刑

    G.R. No. 263449, November 13, 2023

    婚姻关系中,配偶的遗弃行为不仅仅是情感上的伤害,在菲律宾法律下,它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最高法院在 XXX 诉 菲律宾人民案中,明确指出,丈夫的遗弃行为会对妻子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触犯了《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RA 9262)。本案不仅揭示了法律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也警示人们,婚姻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不容忽视。

    案件背景:丈夫的遗弃与妻子的痛苦

    本案的核心在于丈夫XXX的遗弃行为。他与妻子AAA结婚后,在2007年与家中的女佣发生婚外情,并最终离家出走,与女佣同居生子。AAA在多年后通过社交媒体才得知真相,身心备受打击,健康也因此恶化。她不仅要独自承担家庭债务,还因精神压力导致子宫出现问题,最终接受了手术。AAA认为,丈夫的遗弃和不忠行为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情感痛苦,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框架:《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RA 9262)

    本案适用的主要法律是《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RA 9262)。该法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虐待。其中,精神暴力被定义为“导致或可能导致受害者精神或情感痛苦的行为或不作为”,包括但不限于恐吓、骚扰、跟踪、破坏财产、公开嘲笑或羞辱、反复的言语虐待和婚姻不忠。该法第5(i)条明确规定,对妇女或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公开嘲笑或羞辱的行为,构成犯罪,可处以监禁和罚款。

    最高法院在多个案件中对精神暴力进行了阐释,强调其核心在于对受害者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伤害。例如,在Dinamling v. People案中,法院列举了精神暴力的构成要件:

    • 受害人是妇女和/或其子女;
    • 妇女是施暴者的妻子或前妻,或与施暴者有性关系或约会关系,或与施暴者育有子女;
    • 施暴者对妇女和/或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
    • 痛苦是由公开嘲笑或羞辱、反复的言语和情感虐待、拒绝经济支持或子女监护权、或类似的行为或不作为引起的。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丈夫XXX的遗弃行为符合上述所有要件,构成了对妻子AAA的精神暴力。

    案件分析:法院的判决与理由

    本案历经地方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审理。地方法院和上诉法院均判决XXX有罪,理由是他对妻子AAA造成了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最高法院最终维持了原判,但对判决理由进行了修正。法院认为,XXX的罪行并非直接源于婚姻不忠,而是源于他的遗弃行为。法院指出,虽然婚姻不忠是导致家庭破裂的原因之一,但真正对AAA造成精神伤害的是XXX的离家出走和对其不闻不问,以及独自承担债务。最高法院强调,丈夫有义务与妻子同居,互相关爱、尊重和支持,而XXX的遗弃行为违背了这些义务。

    以下是最高法院在本案中的一些重要论述:

    • “毫无疑问,丈夫遗弃妻子属于《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规定的精神暴力和情感虐待,因为这种行为自然会对妻子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妻子是丈夫有义务与之同居、爱护、尊重和支持的人……”
    • “突然的遗弃,没有任何解释,肯定会造成情感上的痛苦。”
    • “本案中,起诉书明确指控XXX通过离开夫妻共同住所和遗弃AAA的行为,对AAA造成了精神或情感上的痛苦……”

    法院认为,AAA的证词足以证明她因XXX的遗弃行为而遭受了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AAA的证词显示,她因丈夫的离去而感到绝望,精神压力甚至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导致她患上了子宫疾病,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

    实际意义:对类似案件的影响与建议

    本案的判决对类似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明确了在菲律宾法律下,遗弃配偶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触犯《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这一判决有助于保护妇女的权益,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对于面临类似情况的妇女,本案也提供了一些启示:

    • 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如果配偶实施了家庭暴力行为,包括遗弃、虐待等,应及时向律师咨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可采取的法律措施。
    • 收集证据:在诉讼过程中,证据至关重要。受害者应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照片、医疗记录等,以证明自己遭受了精神或情感上的痛苦。
    • 勇敢地站出来: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害者不应感到羞耻或害怕,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重要经验教训:

    • 婚姻关系中的遗弃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 《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保护。
    • 受害者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收集证据,勇敢地站出来。

    常见问题解答

    Q: 什么是《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RA 9262)?

    A: 《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是菲律宾的一项法律,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虐待。

    Q: 遗弃配偶是否一定构成犯罪?

    A: 不一定。只有当遗弃行为对配偶造成了精神或情感上的痛苦,并且符合《反妇女和儿童暴力法》规定的其他要件时,才可能构成犯罪。

    Q: 如果我遭受了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

    A: 您应该及时向律师咨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可采取的法律措施。同时,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照片、医疗记录等。

    Q: 我可以向谁寻求帮助?

    A: 您可以向律师、警察、社会工作者或家庭暴力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Q: 如何证明我遭受了精神或情感上的痛苦?

    A: 您可以通过提供证词、医疗记录、心理咨询记录等证据来证明自己遭受了精神或情感上的痛苦。

    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家庭暴力或菲律宾法律的帮助,请随时与ASG Law联系。

    需要法律咨询?联系我们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nihao@asglawpartners.com 安排咨询。

  • 菲律宾保护令的法律程序与个人权利:从Sabado案中学到的关键教训

    保护令案件中的法律程序与个人权利

    Jay V. Sabado v. Tina Marie L. Sabado, G.R. No. 214270, May 12, 2021

    在菲律宾,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日益严重,保护令成为受害者寻求安全和正义的重要工具。然而,获得保护令的法律程序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常常成为争议焦点。本案中,Tina Marie L. Sabado通过法律手段寻求保护,揭示了保护令案件中的关键法律问题和程序步骤。该案不仅展示了菲律宾法律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也强调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

    本案的核心事实是Tina Marie L. Sabado向法院申请临时和永久保护令,理由是她的丈夫Jay V. Sabado对她和他们的孩子实施了心理和经济虐待。Tina要求Jay保持200米的距离,并支付每月10万比索的抚养费。案件的核心法律问题在于法院对Jay的管辖权是否有效,以及保护令的发放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背景

    菲律宾的《反暴力侵害妇女和儿童法》(Republic Act No. 9262,简称RA 9262)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该法允许受害者申请临时保护令(TPO)和永久保护令(PPO),以防止进一步的暴力行为。根据RA 9262第15条,法院可以立即发布TPO,以提供紧急保护,而PPO则需要经过听证会和证据审查。

    在菲律宾,传票(summons)是法院获取对被告个人管辖权的必要程序工具。根据《菲律宾民事诉讼规则》(Rules of Court),传票的服务方式包括直接送达、替代送达、域外送达和通过公告送达。如果被告不在菲律宾,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规则》第14条第15款和第16款,授权域外送达或替代送达。

    RA 9262第5条定义了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性、心理和经济虐待。例如,心理虐待可能表现为羞辱、威胁或控制行为,而经济虐待则可能是拒绝提供经济支持或控制家庭财务。本案中,Tina指控Jay实施了心理和经济虐待,这符合RA 9262的定义。

    案例分析

    Tina Marie L. Sabado与Jay V. Sabado的婚姻始于1999年,育有两个孩子。Tina是一名银行职员,而Jay则是一名海外船长。Tina声称Jay经常因小事与她争吵,对她实施控制和心理虐待,甚至将她和孩子赶出家门。Jay还减少了对家庭的经济支持,导致Tina和孩子陷入困境。

    2012年,Tina向马卡蒂市区域审判法院(RTC)申请临时和永久保护令。法院于2012年10月22日发布了TPO,命令Jay保持200米的距离,并禁止进一步的虐待行为。然而,由于Jay在国外工作,法院无法直接送达传票。法院的司法执行官多次尝试在Jay的住所和工作单位送达传票,但均未成功。

    Jay的律师Atty. Gary O. Palmero在另一刑事案件中代表Jay,于2012年11月16日接收了法院的命令和TPO。然而,由于Atty. Palmero不是本案的记录在案的律师,法院对Jay的管辖权问题引发了争议。

    Jay在2013年1月17日提交了反对永久保护令的申请,但法院认为该申请提交过晚,未能在规定的五天内提出反对意见。法院因此发布了PPO,维持TPO的要求,并命令Jay支付每月10万比索的抚养费。Jay不服,提起上诉,但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均维持了原判决。

    最高法院在判决中强调,虽然TPO的送达不等于传票的送达,但Jay通过提交反对申请,主动接受了法院的管辖权。法院引用了《Pavlow v. Mendenilla》案的判决,指出:“传票和保护令是完全不同的司法发文。保护令的送达不应被视为获取对被告个人管辖权的手段。”

    法院还引用了《G.V. Florida Transport, Inc. v. Tiara Commercial Corporation》案的判决,指出:“当被告在不直接质疑法院缺乏管辖权的情况下寻求法院的积极救济时,即为自愿出庭。当被告不加限定地出庭时,他或她被视为已放弃因传票送达不当而对缺乏管辖权的异议。”

    实际影响

    本案的裁决对于未来类似案件具有重要意义。它明确了在保护令案件中,法院可以通过被告的自愿出庭获取管辖权,即使传票的送达存在问题。对于寻求保护的受害者来说,这意味着即使无法直接送达传票,法院仍然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其安全。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本案提醒他们在涉及法律程序时,应及时回应法院的命令和传票,以避免因程序问题而丧失权利。企业在菲律宾经营时,应了解保护令的法律程序,并确保员工和管理层了解相关法律义务。

    关键教训:

    • 在保护令案件中,法院可以通过被告的自愿出庭获取管辖权。
    • 及时回应法院的命令和传票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关键。
    • 企业应了解保护令的法律程序,并确保员工和管理层了解相关法律义务。

    常见问题

    什么是保护令?
    保护令是法院发布的命令,旨在保护受害者免受家庭暴力和虐待的进一步侵害。它可以是临时性的(TPO)或永久性的(PPO)。

    如何申请保护令?
    受害者可以通过向法院提交申请,详细描述虐待行为,并提供相关证据来申请保护令。法院将根据证据决定是否发布TPO或PPO。

    如果被告不在菲律宾,如何送达传票?
    如果被告不在菲律宾,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规则》第14条第15款和第16款,授权域外送达或替代送达。受害者应与律师合作,确保传票的有效送达。

    保护令的有效期是多久?
    TPO通常有效期为30天,并可自动续期至案件审理结束。PPO的有效期则由法院决定,通常为永久性或特定期限。

    如果被告违反保护令,会有什么后果?
    违反保护令可能导致被告被逮捕和起诉,根据RA 9262的规定,面临刑事处罚和民事责任。

    ASG Law如何帮助在菲律宾的中国企业和公民?
    ASG Law专门为在菲律宾经营的中国企业和在菲律宾的中国公民提供法律服务。我们的团队包括能说中文的法律专家,能够帮助您克服语言障碍并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确保您在菲律宾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立即预约咨询或发送电子邮件至nihao@asglawpartners.com

  • 精神疾病作为免责理由:未能提供经济支持的反暴力法案例分析

    最高法院在此案中裁定,如果被告因精神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而无法提供经济支持,则不能认定其违反了《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这意味着,在判断是否构成经济虐待时,需要考虑被告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履行其经济义务。这一判决强调了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考虑精神疾病因素的重要性,保护了那些因精神疾病而无力履行经济责任的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成为经济支持的辩护理由?

    本案涉及一名男子(以下简称“被告”)被指控违反了菲律宾共和国第9262号法案(《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第5(i)条。该条规定,故意剥夺配偶或子女的经济支持,从而导致精神和情感痛苦,构成犯罪。本案的核心问题是,被告声称自己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是否可以作为其未能提供经济支持的辩护理由。法院需要评估,被告的行为是否属于故意拒绝提供支持,或者他的精神状况是否影响了他的行为能力。

    本案的事实显示,被告与受害人结婚后育有一女。在一段时间内,被告会定期提供经济支持。但后来,他停止了提供支持,受害人因此向巴朗加市检察官办公室提起诉讼。审判过程中,控方提供了证人证言,证明被告未能提供经济支持给受害人及其女儿,导致受害人精神和情感痛苦。辩方则辩称,被告患有PTSD,这导致他无法正常工作和履行其经济义务。

    区域审判法院(RTC)认定被告有罪,认为控方证据足以证明被告违反了《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第5(i)条的所有要素。上诉法院(CA)维持了RTC的判决,但补充要求被告支付罚款并接受心理咨询或精神治疗。被告不服,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最高法院指出,《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第5(i)条与其他条款的区别在于,它要求证明:(1)心理暴力;(2)情感痛苦或精神折磨。心理暴力是加害者采取的手段,而情感痛苦或精神折磨是受害方遭受的后果。关键在于证明被告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受害人的精神和情感痛苦。

    在本案中,最高法院认为,虽然控方能够证明被告未能提供经济支持,但未能充分证明这种行为构成了心理暴力,或者说是造成受害人精神和情感痛苦的直接原因。证据显示,被告并非完全不愿意提供支持,而是在经济能力范围内尝试与受害人协商支持金额,但受害人对此并不满意。这表明,被告并非出于故意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痛苦,而是因为自身经济能力有限。

    更重要的是,心理学家的专家证词证明,被告患有PTSD,这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能力。该专家证词表明,被告的PTSD并非虚构,而是受害人的行为造成的,因此最高法院接纳了该证词。心理学家Jesselyn Mortejo在证词中解释到:

    “PTSD患者往往具有夸大的想法,认为他人可能会伤害自己,简而言之,他已经发展出一种荒漠化的认知思维,导致了一种妄想的方向。因此,PTSD个体具有偏执的观念,并且具有夸大的借口或简而言之,逃避症状……”

    这一说法得到了法庭的认可。最高法院因此得出结论,被告的行为并非出于故意,而是受到其精神状况的影响。因此,最高法院推翻了上诉法院的判决,宣告被告无罪。

    这一判决对未来的类似案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法院在审理家庭暴力案件时,要充分考虑被告的精神状况,不能仅仅因为未能提供经济支持就认定其有罪。如果被告能够证明其行为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那么可以作为其辩护的理由。

    FAQs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本案的核心问题是,被告声称自己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是否可以作为其未能提供经济支持的辩护理由。
    什么是《反暴力侵害妇女儿童法》第5(i)条? 该条规定,故意剥夺配偶或子女的经济支持,从而导致精神和情感痛苦,构成犯罪。
    法院如何看待被告的精神状况? 法院认为,被告患有PTSD,这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能力,使其无法提供经济支持。
    专家证人在本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心理学家的专家证词证明,被告患有PTSD,这影响了他的行为能力。
    法院是否认为被告故意拒绝提供支持? 法院认为,被告并非出于故意,而是因为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和受到PTSD的影响。
    本案对未来的类似案件有什么影响? 本案提醒法院在审理家庭暴力案件时,要充分考虑被告的精神状况。
    被告最终被判有罪了吗? 最高法院推翻了上诉法院的判决,宣告被告无罪。
    经济虐待与心理暴力的区别是什么? 法院强调经济虐待和心理暴力是不同的概念,分别对应不同的违法行为。经济虐待是指剥夺经济资源,而心理暴力是指导致精神和情感痛苦的行为。

    本案判决强调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尤其是在涉及精神疾病的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简单地认定被告有罪。这一判决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For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uling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 please contact ASG Law through contact or via email at 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

    Disclaimer: This analysis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legal advice. For specific legal guidance tailored to your situation, please consult with a qualified attorney.
    Source: XXX vs. People, G.R. No. 252087, February 10, 2021

  • 家庭暴力:菲律宾最高法院对父母性侵女儿案的判决及其影响

    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者证词的重要性:菲律宾最高法院的判决

    G.R. No. 262581, August 16, 2023

    家庭暴力,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性侵犯,是一个令人发指的社会问题。本案中,菲律宾最高法院审理了一起父母性侵未成年女儿的案件,再次强调了受害者证词在定罪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一种保护,也是对所有潜在施暴者的一种警示。

    本案涉及一对夫妇,XXX262581 和 YYY262581,他们被指控性侵犯他们 14 岁的女儿 AAA262581。案件的核心问题在于,在缺乏其他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受害者的证词是否足以支持定罪。最高法院的判决不仅确认了下级法院的判决,也重申了菲律宾法律对儿童性侵犯的零容忍态度。

    法律背景:菲律宾关于强奸和家庭暴力的法律

    菲律宾的《修订刑法》第 266-A 条明确规定了强奸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该条文指出,男性在以下情况下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构成强奸:

    • 通过武力、威胁或恐吓
    • 当受害人失去理智或处于无意识状态时
    • 通过欺诈手段或严重滥用职权
    • 当受害人未满十二 (12) 岁或精神错乱时,即使不存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本案中,涉及的是《修订刑法》第 266-A 条与第 266-B 条相关的乱伦强奸罪。第 266-B 条规定了对强奸罪的处罚,特别是在存在加重情节的情况下,例如受害人未满 18 岁且施暴者是其父母。

    此外,共和国法案第 8353 号(RA 8353)扩展了强奸罪的定义,并将其重新归类为侵犯人身罪。该法案还规定了对强奸罪的更严厉处罚,尤其是当存在加重情节时。

    例如,如果一个父亲强迫他 13 岁的女儿发生性行为,即使没有其他证人,根据菲律宾法律,女儿的证词仍然可以作为定罪的关键证据。法律强调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并赋予受害者在法庭上陈述事实的权利。

    案件分析:XXX262581 和 YYY262581 夫妇的判决

    本案的审理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首先,XXX262581 和 YYY262581 夫妇被指控犯有乱伦强奸罪,案件提交给地区审判法院(RTC)。在庭审中,受害者 AAA262581 提供了详细的证词,描述了她被父母性侵犯的过程。她的证词中描述了母亲如何控制住她的双脚,而父亲则对她实施了性侵犯。

    地区审判法院在听取了双方的证词和证据后,判决 XXX262581 和 YYY262581 夫妇犯有强奸罪。法院认为 AAA262581 的证词是“明确、积极和直接的”,并且她的证词得到了医疗报告的支持,该报告显示她的处女膜有旧伤。

    以下是最高法院判决中的关键引述:

    • “强奸案件中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受害者的证词。”
    • “如果受害者的证词清晰、自然、令人信服,并且与人性和事物的正常发展过程相一致,即使没有其他证据,也可以根据受害者单独的、未经证实的证词对被告人定罪。”

    被告夫妇不服判决,向法院上诉。他们辩称,受害者的证词不一致,并且检方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罪行。然而,上诉法院驳回了他们的上诉,并维持了原判。

    最终,案件提交到了菲律宾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在审查了案件的所有证据和记录后,确认了上诉法院的判决,并维持了对 XXX262581 和 YYY262581 夫妇的定罪。最高法院强调,受害者的证词是案件的关键证据,并且下级法院在评估受害者证词的可信度方面没有犯错。

    实际意义:对类似案件的影响

    本案的判决对菲律宾的法律实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强调了在家庭暴力和性侵犯案件中,受害者证词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其他直接证据,如果受害者的证词清晰、自然、令人信服,并且与人性和事物的正常发展过程相一致,法院也可以根据受害者单独的证词对被告人定罪。

    此外,本案也提醒所有潜在的施暴者,菲律宾法律对儿童性侵犯的零容忍态度。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和性侵犯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关键经验:

    • 在性侵犯案件中,受害者的证词至关重要。
    • 即使没有其他证据,清晰、自然、令人信服的证词也可以支持定罪。
    • 菲律宾法律对儿童性侵犯采取零容忍态度。

    常见问题解答

    问:在性侵犯案件中,如果只有受害者的证词,没有其他证据,被告人会被定罪吗?

    答:是的,如果受害者的证词清晰、自然、令人信服,并且与人性和事物的正常发展过程相一致,即使没有其他证据,法院也可以根据受害者单独的证词对被告人定罪。

    问:如果受害者在事发后很久才报案,会影响案件的审理吗?

    答:延迟报案并不一定会影响案件的审理。法院会考虑受害者延迟报案的原因,例如害怕施暴者或感到羞耻。如果受害者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延迟报案通常不会影响其证词的可信度。

    问:如果被告人否认犯罪,法院会如何处理?

    答:法院会仔细评估双方的证词和证据,以确定哪一方的证词更可信。如果法院认为受害者的证词更可信,并且被告人的否认没有得到其他证据的支持,法院可能会判决被告人有罪。

    问:如果被告人是受害者的亲属,会影响案件的审理吗?

    答:是的,如果被告人是受害者的亲属,法院会更加严格地审查案件的证据。这是因为家庭暴力案件通常更加复杂,并且受害者可能面临来自家庭成员的压力,不敢报案或提供真实的证词。

    问:如果案件涉及儿童性侵犯,法院会采取哪些特别措施?

    答:在涉及儿童性侵犯的案件中,法院会采取特别措施来保护受害者的利益。例如,法院可能会允许受害者在封闭的法庭上作证,或者允许受害者使用视频录像提供证词。法院还会指定一名儿童福利专家来协助受害者,并确保其获得必要的心理支持。

    需要法律援助?联系我们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nihao@asglawpartners.com 安排咨询。

  • 菲律宾妇女儿童反暴力法:拒绝经济支持的意图至关重要

    菲律宾妇女儿童反暴力法:拒绝经济支持的意图至关重要

    G.R. No. 255981, August 07, 2023

    经济支持不足并不一定构成犯罪。根据菲律宾共和国第 9262 号法律(《反妇女儿童暴力法》),只有当拒绝经济支持的目的是对妇女和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时,才构成犯罪。

    引言

    想象一下,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学费而苦苦挣扎,而孩子的父亲却拒绝提供经济支持。这种困境在菲律宾并不少见,凸显了《反妇女儿童暴力法》(RA 9262)的重要性。该法律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各种形式的虐待,包括经济虐待。然而,如何界定经济虐待以及何时构成犯罪,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案例分析将探讨最高法院最近的一项裁决,该裁决澄清了RA 9262中拒绝经济支持的要素,强调了犯罪意图的重要性。

    法律背景

    RA 9262 旨在解决菲律宾妇女和儿童遭受的家庭暴力问题。该法律涵盖了广泛的虐待行为,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和经济虐待。第 5(i) 条具体涉及“对妇女或其子女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公开嘲笑或羞辱,包括但不限于,反复的口头和情感虐待,以及拒绝经济支持或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或拒绝探视妇女的子女”。

    关键条款:

    SEC. 5. 对妇女及其子女的暴力行为。 – 对妇女及其子女的暴力犯罪是通过以下任何行为实施的:

    (i) 对妇女或其子女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公开嘲笑或羞辱,包括但不限于,反复的口头和情感虐待,以及拒绝经济支持或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或拒绝探视妇女的子女。

    最高法院在Acharon v. People案中明确指出,仅仅未能或无法提供经济支持本身并不构成 RA 9262 第 5(i) 条下的犯罪行为。关键在于犯罪意图。必须证明被告故意或有意识地扣留了本应合法提供给妇女的经济支持,目的是对她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换句话说,拒绝经济支持必须是施加心理暴力的手段。

    举例说明:

    • 如果一位父亲因失业而无法提供经济支持,即使这给他的妻子和孩子带来了痛苦,他也不构成犯罪。
    • 但是,如果一位富有的父亲故意拒绝支持他的家人,目的是惩罚他的妻子或控制她,那么他可能会因违反 RA 9262 第 5(i) 条而被追究责任。

    案件分析

    在本案中,被告被指控违反 RA 9262 第 5(i) 条,原因是未能向他的妻子和孩子提供经济支持。妻子作证说,由于丈夫的不忠,他们于 2012 年 11 月分居。分居后,孩子们不得不从 2012 年到 2013 年停学,因为被告七个月没有提供经济支持。妻子也无力偿还债务,不得不面临社区投诉。

    然而,被告辩称,他只是在提供经济支持方面有所延误,但他并没有拒绝提供经济支持。他还辩称,原告未能通过专家证词证明妻子和孩子因所谓的支持剥夺而遭受了精神和情感痛苦。

    案件的程序历程如下:

    1. 最初,案件在地区审判法院(RTC)提起。
    2.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暂时撤销。
    3. 后来,由于被告未能遵守和解协议的条款,检察官提起动议恢复案件。
    4. 地区审判法院恢复了案件,并进行了审判。
    5. 地区审判法院判定被告违反 RA 9262 第 5(i) 条罪名成立。
    6. 被告向高等法院(CA)提出上诉。
    7. 高等法院维持了地区审判法院的判决。
    8. 被告向最高法院提出复审请愿书。

    最高法院推翻了高等法院的判决,宣告被告无罪。法院认为,虽然被告有时在提供经济支持方面有所延误,但他并没有故意拒绝提供经济支持,目的是对他的妻子和孩子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法院强调,《反妇女儿童暴力法》第 5(i) 条惩罚的是心理暴力,而拒绝经济支持只是实施这种暴力的一种手段。必须证明被告有对妇女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的意图,才能构成犯罪。

    法院引用了Acharon v. People案,强调了拒绝经济支持必须是故意的,并且是为了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法院指出:

    “重要的是,RA 9262 第 5(i) 条使用了“拒绝经济支持”一词来定义犯罪行为。“拒绝”一词的定义是“拒绝满足请求或愿望”或“不允许某人做某事或拥有某事的行为”。上述定义暗示了故意,或积极努力使某人无法拥有或做某事。这可以与“失败”一词进行对比,该词定义为“未做某事[某人]应该做的事实”,这反过来暗示了被动。从所用词语的字面意义来看,第 5(i) 条惩罚的行为本质上是故意的 – 必须在意图、自由和智力之间达成一致,才能完成犯罪。”

    在本案中,妻子承认被告支付了孩子们的学费,并每周寄给他们 5,000 比索的经济支持。女儿也证实,被告支付了她的大学学费。此外,被告每次延误履行义务时,都会增加或加倍他寄给他们的钱。最高法院认为,证据表明,被告有时无法提供持续或定期的经济支持,但他并没有故意拒绝提供维持家庭生计所需的金额,以此来对他的家人施加心理暴力。

    实际意义

    最高法院的这项裁决澄清了 RA 9262 第 5(i) 条的范围。它强调了在拒绝经济支持案件中证明犯罪意图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仅仅未能或无法提供经济支持并不足以构成犯罪。必须证明被告故意扣留了经济支持,目的是对妇女和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

    对于企业主或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要了解 RA 9262 下的义务。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关键经验:

    • 优先考虑家庭的财务需求。
    • 如果遇到财务困难,请与您的配偶或伴侣进行公开沟通,并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 保留所有经济支持付款的记录。
    • 寻求法律建议,了解您的权利和义务。

    重要经验

    • 意图至关重要:要根据 RA 9262 第 5(i) 条追究刑事责任,必须证明被告有对妇女和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的意图。
    • 未能与拒绝:未能提供经济支持并不等同于拒绝提供经济支持。仅仅未能提供支持不足以构成犯罪。
    • 举证责任:检察官有责任证明被告故意拒绝提供经济支持,目的是对妇女和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

    常见问题

    1. 如果我暂时失业,无法提供经济支持,我是否会因违反 RA 9262 而受到惩罚?

    不会,如果您是由于无法控制的情况(例如失业)而无法提供经济支持,那么您不会因违反 RA 9262 而受到惩罚。关键在于,拒绝经济支持必须是故意的,目的是对妇女和儿童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

    2. 妻子有义务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吗?

    是的,法律没有区分丈夫和妻子在为彼此和家庭提供经济支持方面的责任。父母双方都有义务支持孩子。

    3. 如果我延迟支付经济支持,我是否会因违反 RA 9262 而受到惩罚?

    延迟支付经济支持本身并不构成违反 RA 9262 的行为。但是,如果您经常延迟支付经济支持,并且目的是对您的妻子和孩子造成精神或情感痛苦,那么您可能会因违反该法律而被追究责任。

    4. 如果我怀疑我的配偶违反了 RA 9262,我应该怎么做?

    如果您怀疑您的配偶违反了 RA 9262,您应该寻求法律建议。律师可以帮助您了解您的权利和选择,并可以代表您向法院提起诉讼。

    5. 在 RA 9262 案件中,专家证词是否总是必要的?

    不一定。虽然专家证词可以帮助证明妇女和儿童遭受的精神或情感痛苦,但它并不是总是必要的。法院可以根据受害者的证词和其他证据做出裁决。

    准备好应对复杂的家庭法问题了吗?联系我们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nihao@asglawpartners.com 以安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