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言论自由的界限:菲律宾最高法院对藐视法庭的裁决
A.M. No. 22-09-16-SC, August 15, 2023
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然而,言论自由并非绝对,尤其当其可能威胁到司法独立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时。菲律宾最高法院在“洛林·玛丽·T·巴多伊案”中,对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自由与藐视法庭之间的界限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案涉及洛林·玛丽·T·巴多伊(Lorraine Marie T. Badoy)在Facebook上发表针对法官马洛·A·马格多萨-马拉加尔(Marlo A. Magdoza-Malagar)的言论,这些言论被指控威胁法官的人身安全,并贬低司法机构的声誉。最高法院最终裁定巴多伊犯有间接藐视法庭罪,并处以罚款。
法律背景:言论自由与司法独立
菲律宾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但同时也强调维护司法机构的完整性和公正性。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法律界长期关注的问题。
宪法第三条第四款明确指出:“不得制定任何法律限制言论、表达或新闻自由,或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这项权利并非没有限制。菲律宾民法典第19条规定,任何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以公正的态度行事,给予每个人应有的尊重,并遵守诚实和善意的原则。
最高法院在过往案例中也多次强调,言论自由的行使不得威胁其他同样重要的公共利益,例如维护法院的尊严和有秩序的司法管理。对法院尊严的不当攻击不属于宪法保护的言论,可能构成藐视法庭罪。
“藐视法庭”是指对法院的权威、公正或尊严的蔑视;这种行为会降低法律的权威和管理,或在诉讼期间干扰或损害诉讼当事人或其证人。菲律宾《法院规则》第71条详细规定了直接藐视法庭和间接藐视法庭的行为。
- 直接藐视法庭:指在法庭面前或附近发生的妨碍或干扰法庭诉讼的行为,包括对法庭的不尊重、对其他人的冒犯性行为,或拒绝宣誓或作为证人回答问题,或在合法要求时签署宣誓书或证词。
- 间接藐视法庭:指非在法庭面前发生的,但针对法院或法官尊严和权威的行为。
最高法院在本案中引用了“明确且现实的危险”原则,即只有当言论对司法公正构成“极其严重且迫在眉睫的危险”时,才能对其进行惩罚。法院还考虑了言论的内容、意图以及对司法机构的影响。
案件分析:巴多伊案的来龙去脉
该案的起因是马尼拉地区审判法院法官马格多萨-马拉加尔驳回了司法部将菲律宾共产党-新人民军(CPP-NPA)列为恐怖组织的请愿书。巴多伊随后在Facebook上发表了一系列帖子,批评法官的裁决,并声称法官与CPP-NPA有勾结,甚至威胁要杀死法官。
巴多伊的帖子引发了法律界的强烈谴责,多个律师团体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巴多伊犯有间接藐视法庭罪。最高法院随后发布了“出示理由令”,要求巴多伊解释为何不应因藐视法庭罪而被起诉。
巴多伊辩称,她的帖子是对公共利益事项的公正评论,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并声称法官的裁决存在“八个明显的错误”。她还否认威胁法官,并声称她的言论只是为了指出法官裁决中的错误。
最高法院驳回了巴多伊的辩护,并裁定她的帖子构成间接藐视法庭罪。法院认为,巴多伊的言论具有煽动性,旨在贬低司法机构的声誉,并对法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法院还指出,巴多伊作为一名拥有大量社交媒体粉丝的公众人物,有责任确保其言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法院强调,巴多伊的帖子明确违反了“禁止评论未决案件”的原则,因为她对法官的动机提出了质疑,并试图通过公众舆论来影响案件的审理。此外,巴多伊的言论也未能满足“明确且现实的危险”测试的要求,因为她的言论对司法公正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以下是最高法院在本案中的一些重要引述:
- “言论自由必须尽可能地得到充分保护;但是,言论自由的行使绝不能侵犯民主同样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司法机构的尊严和权威。”
- “法院不是免受批评的。公众有权批评法院的裁决、程序以及司法机构成员的公众形象。但是,在合法的批评和旨在攻击法院的完整性或旨在影响法院裁决的言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
案件的实际意义:言论自由的责任
“巴多伊案”对菲律宾的言论自由和司法独立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明确了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自由并非没有限制,尤其当其可能威胁到司法机构的声誉和法官的人身安全时。该案也提醒公众人物,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更应谨慎行事,确保其言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公众人物的责任:拥有大量社交媒体粉丝的公众人物,应更加谨慎地发表言论,确保其言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禁止评论未决案件:任何人都不得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可能影响未决案件审理的言论。
- 尊重司法机构:公众有权批评法院的裁决,但不得以侮辱、威胁或煽动暴力的方式进行。
重要提示:本案强调,言论自由并非绝对权利,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任何人都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攻击司法机构的尊严和权威,或威胁法官的人身安全。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一些与本案相关的常见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藐视法庭罪?
答:藐视法庭罪是指对法院的权威、公正或尊严的蔑视,包括妨碍或干扰法庭诉讼的行为。
问:言论自由的界限在哪里?
答:言论自由并非绝对,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威胁公共安全,不得妨碍司法公正。
问: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是否受到限制?
答:是的。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同样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得发布诽谤、侮辱、威胁或煽动暴力的信息。
问:如果我对法院的裁决不满意,我该怎么办?
答:您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提出上诉,或寻求法律咨询,但不得以侮辱、威胁或煽动暴力的方式表达不满。
问: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时应注意什么?
答:公众人物应更加谨慎地发表言论,确保其言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发布可能误导公众或煽动暴力的信息。
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菲律宾法律的咨询,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ASG Law: Contact us or email nihao@asglawpartners.com to schedule a consul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