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确立了一项重要原则:即使存在股权争议,确定公司股东会法定人数时,仍应以公司已发行的总股数为准。这意味着,未在公司账簿上正式登记的股权转让,在公司层面不被视为有效。因此,即便部分股权存在争议,在计算股东会法定人数时,这些争议股权仍然计入总股数。本判决强调了公司登记的重要性,并影响股东权利的行使,确保公司运作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所有权必须记录在公司的股份转移登记簿中。此案强调公司必须依据股份登记簿来判断股东及其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利,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
未决股份:股东大会法定人数之争
菲律宾最高法院审理了一起关于Phil-Ville房地产公司(一家家族企业)的股东大会纠纷案。该公司的股东分为几大家族,由于已故家族创始人Geronima Gallego Que的股份分配存在争议,导致了股东之间的诉讼。争议焦点在于2014年1月25日举行的股东大会,部分股东(Cecilia Que等人)在会上选举了新的董事会成员。然而,另一部分股东(Carolina Que等人)认为,此次会议因出席人数未达到法定人数而无效。因为 Carolina Que等人对3,140股的股份分布的合法性持有异议。因此里争论的关键在于,在计算法定人数时,是否应该将有争议的股份包含在内?初审法院支持Carolina Que等人的主张,但上诉法院推翻了初审判决,确认会议无效。案件最终上诉至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首先处理了程序问题。Cecilia Que等人辩称,他们最初提交的延期答辩动议不应被视为自愿出庭,但最高法院驳回了这一观点,认为提交延期动议即构成自愿服从法院管辖。随后,法院重点审查了初审法院的判决。宪法要求所有法院判决必须清晰地陈述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认定,初审法院的判决未能充分说明其认定法定人数不足的理由,仅仅采纳了Carolina Que等人的说法,因此违反了宪法规定。因此,上诉法院宣布初审判决无效是正确的。
关于核心问题——如何计算股东大会的法定人数,菲律宾公司法明确规定,法定人数是指代表公司已发行总股数过半数的股东。根据公司法第137条,“已发行资本总额”指的是根据具有约束力的认购协议发行的股份,无论是否已全额或部分支付,但不包括库存股。Carolina Que等人辩称,由于存在争议,应仅以“无争议”的股份数量为基础来计算法定人数,但法院驳回了这一观点。法律并未对“有争议”或“无争议”的股份进行区分,因此所有已发行的股份都应计入法定人数的计算中。因此,Phil-Ville公司需要代表100,001股股份的股东出席才能达到法定人数。
此外,法院还指出,有争议的3,140股股份的转让并未记录在公司的股份转移登记簿上。菲律宾公司法第63条规定,除非在公司账簿上记录,否则股份转让仅在交易双方之间有效。最高法院援引此前Interport Resources Corporation案的判决,强调了公司账簿的重要性。公司仅根据其账簿来确定股东身份,只有在股份转让登记在册后,公司才能承认受让人的股东权利。由于这些股份的转让没有正式登记,因此相关受让人不能行使股东权利,包括投票权。因此,在1月25日的股东大会上,出席股东代表的股份总数只有98,430股,未达到法定人数。
根据现有证据,由于该转让未进行股份登记,之前的股份持有人仍然是被认可的股份持有者。所以根据第52条规则,本次会议属于没有达到法定出席人数。
综上所述,最高法院维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宣布1月25日的股东大会因缺乏法定人数而无效,并且因此次会议产生的董事会选举无效。法院确认,确定股东大会法定人数时,应以公司已发行总股数为准,争议股份不应排除在外。判决同时强调了公司股份转移登记簿的重要性,未在登记簿上记录的股份转让在公司层面不被承认。
常见问题解答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本案涉及确定股东大会法定人数时,是否应将存在争议的股份计算在内。法院裁定,即使存在争议,已发行的股份也应计入法定人数的计算。 |
什么是法定人数,为什么它在股东大会中很重要? | 法定人数是指有效进行股东大会所需的最低出席人数。如果未达到法定人数,会议所做的任何决议都可能被宣布无效。 |
公司法对法定人数是如何规定的? | 菲律宾公司法规定,除非公司章程或细则另有规定,股东大会的法定人数是已发行股份总数的大多数。 |
什么是“已发行股份总数”? | “已发行股份总数”指的是根据有效的股份认购协议向认购人或股东发行的股份总数,无论是否已全额或部分支付,不包括库存股。 |
如果股份转让未在公司账簿上登记,会发生什么? | 如果股份转让未在公司账簿上登记,则该转让仅在转让双方之间有效,对公司而言无效。公司只承认登记在账簿上的股东。 |
股东大会的法定人数应该包括有争议的股份吗? | 是的,根据本案的裁决,即使股份存在争议,也应将其包括在股东大会法定人数的计算中。 |
公司未能保持最新的股份转移登记簿会有什么后果? | 未能保持最新的股份转移登记簿可能会导致股东权利争议,影响股东大会的有效性,并可能导致法律诉讼。 |
股份转让登记的目的是什么? | 股份转让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公司的股东,并确保只有正式登记的股东才能行使股东权利,如投票和收取股息。 |
股东如何确保他们的股份转让得到正确登记? | 股东应确保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及时将转让记录在股份转移登记簿上。如果公司未能登记,股东可以采取法律行动要求公司履行义务。 |
如果股东在登记股份转让时遇到问题,他们可以采取哪些步骤? | 如果股东在登记股份转让时遇到问题,他们可以向公司提出书面要求,并咨询律师以寻求法律建议和可能的法律行动。 |
本案强调了公司管理中程序和登记的重要性。公司在处理股份转让和确定股东权利时,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法和相关法规。关于此判决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咨询,请通过联系方式或发送电子邮件至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联系ASG Law律师事务所。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如需针对您具体情况的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来源:Carolina Que Villongco v. Cecilia Que Yabut, G.R No. 225024,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