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非法招募:个人犯罪亦可构成经济破坏罪
[G.R. No. 120353, February 12, 1998] 人民诉劳雷尔案
在菲律宾,海外就业的梦想吸引着许多人。然而,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渴望,从事非法招募活动,给求职者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最高法院在人民诉劳雷尔案中,明确阐释了大规模非法招募的定义,强调即使个人行为,若侵害人数众多,亦可构成经济破坏罪。
菲律宾非法招募的法律背景
菲律宾共和国劳工法典第38条和第39条对非法招募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处罚。理解这些条款对于辨别和防范非法招募至关重要。
根据劳工法典第38条,任何未经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许可或授权,从事招募和安置工人以获取有偿海外工作机会的行为,均属非法招募。该条款旨在保护菲律宾公民免受虚假承诺和剥削。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招募不仅包括实际招募行为,还包括以下任何一种行为:
- 刊登或传播虚假或误导性海外就业信息。
- 为未经批准的雇主或职位进行招募。
- 向工人收取法律规定以外的费用。
- 未能安置招募的工人,且无正当理由。
劳工法典第38条进一步区分了“集团非法招募”和“大规模非法招募”。集团非法招募指三人或以上串通实施的非法招募行为;大规模非法招募则指针对三名或以上个人或群体实施的非法招募行为。两者均被视为经济破坏罪,处以更严厉的刑罚。
关键法条原文:
劳工法典第38条 (b) 款规定:
“非法招募,如系集团所为或大规模进行,应视为涉及经济破坏罪的犯罪行为……”
“非法招募,如系由三人或以上组成的团伙串通和/或合谋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任何非法或违法交易、企业或计划,则应视为集团所为。”
“非法招募,如系针对三名或以上个人或群体实施,则应视为大规模进行(重点强调)。”
案件回顾:人民诉劳雷尔案
弗洛尔·劳雷尔被指控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受害者包括里卡多·圣费利佩、罗萨里奥·圣费利佩、胡安尼托·库达尔和塞嫩·坦邦戈,共四人。1991年10月至1992年5月期间,劳雷尔向他们承诺提供海外工作机会,并收取费用。坦邦戈支付了12,000比索,圣费利佩兄弟各支付了11,000比索,库达尔支付了6,000比索。然而,劳雷尔收款后并未履行承诺,反而藏匿起来。
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核实结果显示,劳雷尔既未获得许可,也未获得授权进行海外劳务招募。因此,她被指控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
案件审理过程中,劳雷尔并未否认指控。她出示了胡安尼托·库达尔的撤诉宣誓书以及其他受害者签署的收据,声称已“全额偿还”欠款,并以此为由要求撤销案件。然而,初审法院驳回了她的动议,理由是四名受害者的证词已充分证明大规模非法招募罪的构成要件。
初审法院指出,撤诉宣誓书和付款收据均在检方完成举证后才准备和签署。最终,法院判决劳雷尔犯有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判处终身监禁,并处以10万比索罚款。此外,法院还命令劳雷尔退还从每位受害者处收取的款项余额。
劳雷尔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在上诉中,她辩称自己应仅被判犯有“简单”非法招募罪,而非“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她的律师辩称,根据劳工法典第38条,大规模非法招募应理解为集团非法招募的一种形式,因此个人即使侵害多人,也不应被认定为大规模非法招募。
最高法院驳回了劳雷尔的上诉,维持了初审法院的判决。法院明确指出,劳工法典的语言清晰明确,大规模非法招募的认定标准是“针对三名或以上个人或群体”,而非犯罪者的数量或是否为集团犯罪。法院强调,当法律条文清晰无歧义时,法院的职责是适用法律,而非进行解释或扩展。
关于受害者撤诉的问题,最高法院也指出,即使撤诉宣誓书在上诉阶段提交,也应谨慎对待。除非存在特殊情况,足以让人对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产生怀疑,否则法院通常不采纳撤诉声明,认为其“极不可靠”。在本案中,法院认为受害者的撤诉声明并未提供任何足以推翻先前证词的特殊情况,因此不予采纳。
最高法院强调,受害者的撤诉很可能是因为劳雷尔退还了部分款项,但这并不能改变非法招募行为的性质。法院最终裁定,维持初审法院对劳雷尔大规模非法招募罪的定罪和刑罚,但撤销了关于退还款项余额的命令,因为劳雷尔已全额偿还受害者的民事责任。
法院裁决重点:
“法律的语言非常明确,大规模非法招募是指针对三名或更多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实施的。犯罪者的数量,无论是个人还是集团,显然不是决定其是否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的因素。”
“法院有义务适用法律,而不是解释法律。”
案件的实践意义
人民诉劳雷尔案明确了菲律宾大规模非法招募的法律定义,澄清了长期以来对个人是否可以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的疑问。本案确立了以下重要实践意义:
- 个人亦可构成大规模非法招募罪: 即使是非集团犯罪,只要针对三名或以上受害者,个人也可能被判处大规模非法招募罪。
- 受害者撤诉并非万能解药: 撤诉声明需谨慎对待,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难以推翻已被证实的犯罪事实。
- 法律语言的清晰性: 法院在解释法律时,首要原则是尊重法律的字面含义,避免过度解释。
对于求职者而言,本案提醒大家在寻求海外工作机会时,务必核实招募机构是否拥有POEA的合法许可。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务必签订书面合同,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企业和招募机构而言,务必遵守菲律宾的劳工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经营,避免触犯非法招募罪。
关键经验教训
- 尽职调查: 求职者应仔细核实招募机构的资质,避免落入非法招募陷阱。
- 理解法律定义: 个人和企业都应理解大规模非法招募的法律定义,避免误解。
- 撤诉的局限性: 犯罪事实一旦成立,受害者的撤诉在法律上作用有限。
常见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菲律宾的非法招募?
答:根据菲律宾劳工法典,非法招募是指任何未经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许可或授权,从事招募和安置工人以获取有偿海外工作机会的行为。
问:大规模非法招募和集团非法招募有什么区别?
答:集团非法招募指三人或以上串通实施的非法招募行为;大规模非法招募指针对三名或以上个人或群体实施的非法招募行为。两者都属于经济破坏罪。
问:大规模非法招募的刑罚是什么?
答:大规模非法招募属于经济破坏罪,可判处终身监禁和高额罚款。
问:受害者撤诉会影响非法招募案件的判决吗?
答:受害者撤诉可能会被考虑,但通常需要有特殊情况才能被法院采纳。如果犯罪事实已确凿,撤诉很难改变判决结果。
问:POEA在打击非法招募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POEA负责监管菲律宾的海外就业,包括许可和授权合法的招募机构,以及打击非法招募活动。
问:如果我怀疑自己遇到了非法招募,应该怎么办?
答:应立即向POEA或警方报案,并寻求法律咨询。
问:个人可以犯大规模非法招募罪吗?
答:是的,根据人民诉劳雷尔案,即使是个人,只要其非法招募行为针对三名或以上受害者,也可能被判处大规模非法招募罪。
问:如果招募者退还了收取的费用,是否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答:退还费用可能减轻民事责任,但不能免除已构成的刑事责任。非法招募是刑事犯罪,即使退款,也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问:如何辨别合法的海外招募机构?
答:可以通过POEA官网查询招募机构是否具有合法许可。合法的招募机构通常会在POEA注册并遵守相关法规。
问:作为一家公司,如何避免触犯非法招募罪?
答:公司应严格遵守菲律宾的劳工法律法规,获得POEA的合法许可,进行合规招募活动。在招募过程中,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收取非法费用,并确保履行对工人的承诺。
ASG Law 在处理菲律宾劳工法和刑事案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您需要法律咨询或协助,请随时联系我们。
电子邮箱: nihao@asglawpartners.com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