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裁定,一名律师因滥用诉讼程序,通过提交大量动议和案件以阻挠最终判决的执行,违反了律师誓词和专业责任准则,应对其处以停业处分。这一判决强调,律师有义务协助实现司法的迅速和有效管理,过度诉讼以拖延案件执行将受到惩罚。
不择手段还是尽职尽责?律师的诉讼行为界限何在?
本案涉及 Patrocinia H. Salabao(申诉人)对 Atty. Andres C. Villaruel, Jr.(答辩人)提出的申诉,指控其违反了专业责任准则第10条和第12条,滥用诉讼程序。申诉人声称,答辩人作为 Elmer Lumberio 的律师,通过提起一系列上诉、复审和动议,不合理地拖延了申诉人胜诉的案件执行。具体来说,申诉人在1995年对Elmer Lumberio提起的关于其欺诈性行为的案件中胜诉后,答辩人提起上诉至上诉法院,后又上诉至最高法院,Lumberio均败诉。然而,答辩人继续向法院提起撤销判决的请愿书,以及针对初审法院命令的调案令请愿书等,甚至在奎松的Mauban地区法院提起新的民事诉讼,并对法官提起行政诉讼。申诉人认为,这些行为旨在压制其作为胜诉方的权利。答辩人辩称,其所有行为均是为了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并没有任何不诚实的行为。关键问题在于,律师在维护客户利益时,可以采取的行动界限在哪里,以及如何在尽职尽责和滥用诉讼程序之间划清界限。
法院的判决基于律师在司法程序中的双重责任。律师不仅有义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客户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法院的官员,有责任协助实现司法的迅速和有效管理。律师的誓词明确规定,不得为金钱或恶意拖延他人,并应尽最大努力维护法院和客户的利益。菲律宾《法院规则》第138条第20款规定,律师的职责是维护公正的诉讼,不得出于腐败动机鼓励诉讼或拖延案件。《专业责任准则》也强调,律师不得出于腐败动机鼓励诉讼或拖延案件,应遵守程序规则,不得滥用程序以阻挠司法公正,不得提起多个基于相同原因的诉讼,不得无故拖延案件,妨碍判决的执行或滥用法院程序。
法院认为,本案中,答辩人在判决对申诉人有利后,提起了大量的动议和案件,明显意图拖延最终判决的执行。除了大量的动议外,答辩人还在奎松省的Mauban地区法院提起了民事损害赔偿诉讼,构成重复起诉。更甚的是,答辩人还对审理案件的三名法官提出了回避动议,并对执行判决的治安官提出了藐视法庭的动议。这些行为都表明,答辩人的行为超越了合理的法律辩护范围,构成对司法程序的滥用。重要的是,上诉法院和地区审判法院已经注意到答辩人的不正当行为。上诉法院驳斥了他滥用诉讼程序拖延判决执行的行为,而地区审判法院法官也批评了他的拖延战术,称这是一个律师如何通过滥用诉讼程序不适当地拖延案件、阻碍判决执行或滥用法院程序的明确例子。
因此,法院得出结论,答辩人通过滥用法院程序、利用拖延战术来阻挠最终判决的执行,并假装不了解其作为法院官员的职责,从而嘲弄了司法程序。他违反了协助司法的誓言、《专业责任准则》第10.03条和第12.04条、《法院规则》第138条第20款(c)和(g)项。考虑到答辩人提起的动议和案件的多样性、为阻止法官和警长履行其法律职责而表现出的恶意,以及他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悔意,法院认为暂停其执业18个月的处罚与答辩人的行为给申诉人造成的损害和偏见相称。
常见问题解答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律师是否滥用诉讼程序拖延判决的执行,从而违反了其作为法院官员的职责和《专业责任准则》。 |
律师在维护客户利益时,可以采取的行动界限在哪里? | 律师有义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客户的利益,但其行为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得滥用诉讼程序,阻挠司法公正。 |
什么是重复起诉? | 重复起诉是指在不同法院提起基于相同原因的诉讼,旨在增加胜诉机会或拖延案件的审理。 |
本案中,答辩人具体有哪些行为被认定为滥用诉讼程序? | 答辩人提起了大量的动议和案件,对法官提出了回避动议,并对执行判决的治安官提出了藐视法庭的动议,以及提起重复起诉。 |
法院对答辩人做出了什么处罚? | 法院判决暂停答辩人执业18个月。 |
本案对律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启示? | 本案强调,律师不仅有义务维护客户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责任协助实现司法的迅速和有效管理。 |
律师如何避免被指控滥用诉讼程序? | 律师应遵守程序规则,避免提起不必要的动议和案件,不得利用拖延战术来阻挠判决的执行。 |
本案的判决对未来的类似案件有什么影响? | 本案的判决为类似案件提供了一个先例,即法院将严厉惩处滥用诉讼程序的律师。 |
本案强调了律师在追求客户利益与维护司法公正之间取得平衡的重要性。滥用诉讼程序不仅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权益,也损害了司法制度的信誉。律师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避免为了客户的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如对本案裁决在特定情况下的适用有疑问,请通过联系 或通过电子邮件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与ASG Law联系。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对于针对您具体情况的特定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来源:PATROCINIA H. SALABAO v. ATTY. ANDRES C. VILLARUEL, JR., A.C. No. 8084, 2015年8月24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