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劳动法:非法解雇与虚假承包,企业如何规避风险?

, ,

菲律宾最高法院:严惩“假承包真用工”,保障劳动者权益

G.R. No. 243349, February 26, 2024

在菲律宾,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会采用外包或劳务派遣的方式。然而,如果这种“承包”只是为了规避劳动法,损害员工权益,那么将会被认定为“假承包真用工”,企业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近,菲律宾最高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披萨连锁店 Philippine Pizza, Inc. (PPI) 的案件,再次强调了对“假承包真用工”的打击力度,并明确了企业在此类案件中的责任。

引言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年,突然有一天,公司告诉你,你不再是他们的员工了,而是另一家公司的员工,但你做的工作还是一模一样。更糟糕的是,如果有一天,你被解雇了,却发现维权之路异常艰难,因为公司声称你不是他们的正式员工。这正是许多菲律宾劳工面临的困境。最高法院在 Philippine Pizza, Inc. 诉 Oladive 案中的判决,旨在解决这一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案的核心问题是:Philippine Pizza, Inc. (PPI) 与 Consolidated Building Maintenance, Inc. (CBMI) 之间的劳务安排是否属于合法的承包,还是属于规避劳动法的“假承包真用工”?员工被解雇是否属于非法解雇?

菲律宾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菲律宾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合法的承包与非法的“假承包真用工”。《菲律宾劳动法》第106条对承包商或分包商进行了定义,并明确禁止“假承包真用工”。所谓“假承包真用工”,指的是劳务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本或设备,只是单纯地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力,并且这些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与用工单位的主要业务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劳务公司仅仅被视为用工单位的代理人,用工单位需要像对待自己的正式员工一样,对这些劳务派遣人员承担责任。

劳工部第18-A号命令 (D.O. No. 18-A) 对劳动法第106条进行了细化,明确了以下几点:

  • 合法的承包商必须拥有独立的业务,并拥有足够的资本或设备。
  • 合法的承包商必须对其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
  • 用工单位不得利用承包安排来规避劳动法,损害员工的权益。

D.O. No. 18-A 第7条明确禁止以下行为:

Section 7. 其他禁止事项。 尽管有本规则第6条的规定,但以下行为因违反法律或公共政策而被宣布为禁止事项:

A. 非出于善意且没有业务紧急情况证明的承包工作、工程或服务,例如以下情况:

(3) 不正当地利用承包商雇员的经济状况或缺乏议价能力,或损害其任职保障或基本权利,或规避正规雇佣条款,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

(i) 要求他们履行目前由委托人的正式雇员履行的职能;以及

(ii) 要求他们签署一份日期倒签的辞职信;一份空白工资单;一份放弃劳动标准的协议,包括最低工资和社会或福利待遇;或一份免除委托人、承包商或任何未来索赔责任的弃权声明,作为雇佣或继续雇佣的先决条件。

例如,一家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线上的工人全部外包给一家劳务公司。这家劳务公司没有自己的设备,只是单纯地向工厂提供劳动力。工人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都没有改变,只是换了一个雇主。如果这家工厂解雇了这些工人,声称他们不是自己的员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典型的“假承包真用工”,工厂需要承担非法解雇的责任。

案件回顾

本案中,九名员工 (Romeo G. Oladive, Jr. 等) 向劳工仲裁委员会 (Labor Arbiter) 提起诉讼,指控 PPI 和 CBMI 非法解雇。员工们声称,他们最初是 PPI 的正式员工,担任送餐员。后来,PPI 将他们转到 CBMI,但他们仍然在 PPI 的披萨店工作,做着同样的工作。员工们认为,PPI 和 CBMI 之间的安排属于“假承包真用工”,他们实际上是 PPI 的正式员工,PPI 非法解雇了他们。

PPI 则辩称,CBMI 是一家合法的劳务公司,拥有独立的业务和足够的资本。PPI 与 CBMI 签订了服务合同,CBMI 负责管理和控制其员工的工作。PPI 认为,员工们是 CBMI 的员工,而不是 PPI 的员工,PPI 没有非法解雇他们。

CBMI 也声称自己是合法的承包商,并指出他们向员工支付工资,缴纳社保,并对员工进行管理。

案件的审理过程如下:

  • 劳工仲裁委员会 (Labor Arbiter) 裁定,CBMI 属于“假承包真用工”,PPI 是员工的真正雇主,PPI 非法解雇了员工。
  • 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 (NLRC) 撤销了劳工仲裁委员会的裁决,认为 CBMI 是一家合法的劳务公司,PPI 没有非法解雇员工。
  • 上诉法院 (CA) 撤销了 NLRC 的裁决,恢复了劳工仲裁委员会的裁决,认为 PPI 和 CBMI 之间的安排属于“假承包真用工”,PPI 非法解雇了员工。
  • 最高法院维持了上诉法院的裁决。

最高法院在判决中指出:

“尽管 CBMI 可能符合合法承包商的形式要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假承包真用工”。在判断是否属于“假承包真用工”时,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事实和情况。”

“本案中,员工们最初是 PPI 的正式员工,后来被转到 CBMI,但他们仍然在 PPI 的披萨店工作,做着同样的工作。PPI 和 CBMI 之间的安排,实际上是为了规避劳动法,损害员工的权益。”

最高法院还强调,PPI 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解雇员工是出于合理的商业原因,因此认定 PPI 非法解雇了员工。

对企业的影响

本案的判决对企业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企业在采用外包或劳务派遣的方式时,必须确保其安排符合劳动法的规定,不得利用承包安排来规避劳动法,损害员工的权益。企业需要认真审查其与劳务公司之间的合同,确保劳务公司拥有独立的业务和足够的资本,并对其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企业被认定为“假承包真用工”,那么将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员工的工资、福利、赔偿金等。

重要经验教训

  • 企业在采用外包或劳务派遣的方式时,必须确保其安排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 企业需要认真审查其与劳务公司之间的合同,确保劳务公司拥有独立的业务和足够的资本,并对其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
  • 企业不得利用承包安排来规避劳动法,损害员工的权益。

常见问题解答

1. 什么是“假承包真用工”?

“假承包真用工”指的是劳务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本或设备,只是单纯地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力,并且这些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与用工单位的主要业务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劳务公司仅仅被视为用工单位的代理人,用工单位需要像对待自己的正式员工一样,对这些劳务派遣人员承担责任。

2.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假承包真用工”?

判断是否属于“假承包真用工”,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事实和情况,包括劳务公司是否拥有独立的业务和足够的资本,是否对其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及用工单位是否利用承包安排来规避劳动法,损害员工的权益。

3. 企业被认定为“假承包真用工”后,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企业被认定为“假承包真用工”后,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员工的工资、福利、赔偿金等。

4. 如何规避“假承包真用工”的风险?

企业在采用外包或劳务派遣的方式时,必须确保其安排符合劳动法的规定,不得利用承包安排来规避劳动法,损害员工的权益。企业需要认真审查其与劳务公司之间的合同,确保劳务公司拥有独立的业务和足够的资本,并对其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

5. 如果员工认为自己被“假承包真用工”,应该如何维权?

员工如果认为自己被“假承包真用工”,可以向劳工仲裁委员会 (Labor Arbiter) 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用工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菲律宾劳动法的信息,或者需要专业的法律咨询,请随时联系ASG Law律师事务所。 联系我们 或发送邮件至 nihao@asglawpartners.com 安排咨询。

Comment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