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裁定,虽然被告事先威胁受害人,但未构成刑法上的“偷袭”,但因被告利用人数优势对受害人进行攻击,构成故意利用优势的加重情节,因此依然构成谋杀罪。这一裁定强调了人数优势在判定犯罪性质中的重要性,对类似案件的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斗鸡引发的血案:人数优势是否构成谋杀?
本案源于一场因斗鸡而起的争端,最终导致了被害人 Belardo Pagapulan 的死亡。被告 Jenelito Ibañez 和 Danilo Ibañez,以及另案在逃的 Jovy Ibañez 和 Fernando dela Paz,被指控犯有谋杀罪。下级法院判决 Jenelito 和 Danilo 犯有谋杀罪,他们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理由是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犯有偷袭行为,以及指控 Danilo Ibañez 的证词不可靠。
案件的关键在于是否能证明被告存在偷袭(treachery)和滥用优势(abuse of superior strength)。根据菲律宾刑法,如果被告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使受害人无法自卫,则构成偷袭,属于谋杀罪的加重情节。然而,本案中,法院认为,尽管被告事先威胁了受害人,但受害人对危险已有预知,因此不构成偷袭。但是,法院认定被告存在滥用优势的行为。滥用优势是指,被告在力量上明显优于受害人,并故意利用这种优势来实施犯罪。
在本案中,四名被告手持砍刀围攻手无寸铁的受害人,很明显地利用了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目击证人 Cristeta Garceniego 的证词也证实了这一点,她指出被告“互相帮助砍杀我的父亲”,从而清晰地表明被告有意识地寻求并利用自身优势来压制受害人。在菲律宾的司法实践中,对证人证词的采信,尤其是在缺乏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会特别考量证人的可信度以及是否存在偏见。
被告辩称,证人 Cristeta 作为受害人的女儿,其证词可能存在偏见,而且她对被告身份的辨认也可能受到光线不足的影响。但是,法院驳回了这些辩论,理由是 Cristeta 的证词前后一致,且她对被告的指控细节清晰。另外,证人与受害人的亲属关系并不能直接否定证词的可信度。法院还指出,合谋(conspiracy)的存在使得被告的行为相互关联,即只要证明被告之间存在共同犯罪的意图,那么其中一人的行为就等同于所有人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一同前往受害人家中,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足以证明他们之间存在合谋。
即使没有偷袭,但由于滥用优势这一加重情节的存在,法院最终维持了对被告的谋杀罪判决。对于损失赔偿,法院部分修改了下级法院的判决。虽然确认了精神损害赔偿和民事赔偿,但以酌减损害赔偿金代替了实际损失赔偿,因为缺乏实际损失的证据。关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法院也依据既定公式进行了重新计算,确保赔偿金额的合理性。本案强调了在刑事案件中,加重情节对量刑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菲律宾法院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时的严谨性。
FAQs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在缺乏“偷袭”这一加重情节的情况下,被告利用“滥用优势”杀害受害人是否构成谋杀罪。 |
“偷袭”在法律上是如何定义的? | “偷袭”是指被告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使受害人无法自卫,从而保证犯罪的实施,且自身没有风险。 |
什么是“滥用优势”? | “滥用优势”是指被告在力量上明显优于受害人,并有意识地利用这种优势来实施犯罪。 |
证人的亲属关系会影响其证词的可信度吗? | 证人的亲属关系本身不会影响其证词的可信度,法院会综合考虑证人的所有证词和行为,以及其他相关证据来判断证词的可信度。 |
什么是“合谋”? | “合谋”是指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为了实施犯罪而达成的协议,在合谋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会被视为所有合谋者的行为。 |
在本案中,为什么滥用优势可以作为谋杀罪的加重情节? | 在本案中,被告利用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对受害人实施围攻,导致受害人无法抵抗,因此滥用优势可以作为谋杀罪的加重情节。 |
本案对损失赔偿是如何判决的? | 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受害人家属民事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并以酌减损害赔偿金代替了实际损失赔偿。法院还重新计算了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金额。 |
本案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 法院维持了对被告 Jenelito Ibañez 和 Danilo Ibañez 的谋杀罪判决,并处以终身监禁。 |
本案明确了,即使不存在偷袭,但若被告存在滥用优势等其他加重情节,仍然可以被判处谋杀罪。这一判例对于菲律宾的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在类似案件中准确适用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有关此裁决在特定情况下适用的疑问,请通过联系方式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frontdesk@asglawpartners.com 联系 ASG Law。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如需针对您的情况的特定法律指导,请咨询合格的律师。
来源:人民诉 伊巴涅斯, G.R. No. 148627, 2004年4月28日
发表回复